——合肥供水集团“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供水集团)始建于1954年,为合肥市属国有独资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合肥市区和巢湖、肥西、北城等区域的供水保障与服务工作。目前,合肥供水集团资产总额132亿元,下辖制水厂10个,日供水能力251万立方米,直径75毫米以上供水管网10069公里,用户269万户,服务面积883平方公里。集团党委所属基层党组织37个,其中,党总支3个,党支部34个,党员人数970名。
天以一生水。水清,质也;人亲,善也。近年来,合肥供水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水为脉、以清为要、以人为本、以亲为基,以“为理想奋斗、让用户顺心、让员工安心、让社会放心”为使命,瞄准“打造清澈阳光的工作氛围、成为受人尊敬的标杆水务企业”愿景,全面推行“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促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供水保障更加有力、便民服务更加优质、企业管理更加高效,城市供水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的背景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部署,如何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促进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共同提高、全面进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建强企业发展红色堡垒,为做好优质稳定高效供水保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是摆在党建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
合肥供水集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分析企业党的建设新定位、新特点、新要求,结合供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从“清”字突破,在“亲”处用心,以体系化思维推行“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和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二、“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的主要做法
60多年来,合肥供水集团胸怀“滴水穿石”的坚定,一以贯之守初心,挥洒“中流击水”的豪迈,一马当先干实绩,秉持“一泓清水”的操守,一身正气知敬畏,“水清人亲”四步齐驱,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激活“红色基因”,激发“红色动能”。
(一)以水为脉——紧扣“优质供水”主业,在党建引领发展上领先一步
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合肥供水集团党委紧扣“优质供水”这一主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强化党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着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高标定位把好政治建设“方向盘”。水以“和其光,同其尘”的沉稳,朝着既定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合肥供水集团坚持把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重大政治原则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内嵌企业治理结构中,作为思想上的定盘星和行动上的方向标。修订《企业章程》,明确党委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领导班子周例会制度,落实党委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要求。聚焦管党治党,制定《合肥供水集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持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力。
合肥供水集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发力建强思想建设“主阵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合肥供水集团持续发力建强思想建设“主阵地”,出台《合肥供水集团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做到组织学习第一时间、谋划工作第一步骤、落实任务第一要求、监督考核第一内容。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引领作用,建立领导班子周学习机制,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理论培训,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开展“心有墨香·书传供水”主题读书活动,编制25期千余篇读书心得,营造了“阅读常态化、学习终身化”浓厚氛围。2019年11月,建设合肥市国资系统首家党史展馆,160多批5000多人次先后参观,“红色筑梦”宣讲团开展党史宣讲100余场,成为全市企业单位的党性教育平台,受到安徽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认可。
三是固本培元筑牢组织建设“压舱石”。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凝聚支部点滴之力汇成江海之磅礴。画好“1张图”: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实现“一针穿千线”的数字化、指标化管理。编好“2本书”:编制《党支部标准化实务手册》《发展党员工作实务手册》,对“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基础工作实行表格化、流程化控制。拉紧“3张网”:一是党建任务督查制,随机检查党支部制度执行和活动开展情况;二是季度述职评议制,每季度召开党建政工例会,对党支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议,压实各级责任;三是年末目标考核制,现场查阅资料、签字认领问题,与经营目标考核挂钩,奖惩分明,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清为要——紧扣“清廉如水”主线,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深化一步
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引水如做人,清源方为本。合肥供水集团党委不断厚植清廉沃土,创新打造清泉文化,点滴之间坚守民生至上,分寸之间涵养清风正气。
合肥供水集团在集贤路高度路口疫情防控志愿点设置临时党支部
一是突出制度建设,多层次扩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度。加强顶层设计,每年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刚性约束;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出台《纪检监察监督执纪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二是突出监督实效,多领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在各党(总)支部创新设立“1名纪检委员+1名工作专员”模式,把监督责任压实到基层。聚焦监督首责,实施“巡审联动”机制,对27个单位开展内部巡查,着力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强化选人用人监督,对201名新任职管理人员开展廉洁谈话,打“预防”紧“发条”,上好履职第一课。强化43个单位、部门共300余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风险排查,针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开展“下沉式”监督,提升监督实效。
三是突出文化涵育,多方位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温度。数据赋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创新编印《党风廉政教育电子手册》,着力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清泉廉洁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廉洁文化墙,制发“廉政书签”;开展廉洁书法、绘画征集活动,创作拍摄的《廉水润初心》微视频入选第二届“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
(三)以人为本——紧扣“党管人才”主旨,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走稳一步
水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合肥供水集团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号召党员干部要像水一样谦逊,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不断强化党务人才、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一是打造党务人才“领头雁”。重点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通过挂职锻炼、交流轮岗提升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强化重点岗位、重点领域专职书记配备;建立党建业务轮训机制,先后组织开展党建业务知识培训20余场,强化理论武装和业务技能提升,持续为党组织书记“充电补钙”。
二是锻造党员队伍“强筋骨”。严把党员发展关,把工作技能高、工作业绩好、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党员实行“一人一档”,提升发展党员“含金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先后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培训、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等30余场次,培训3000多人次。注重教育质效,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等网络平台推进线上学习常态化,定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政治生日”“党旗在一线飘扬”等主题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表彰先进等,不断激励党员担当作为、为民服务的热情。
三是落实党管干部“主旋律”。积极倡导科学人才发展观,编制岗位说明书,实行全面岗位评价,建立和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岗变薪变。实施岗位交流,出台《中层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轮岗交流管理办法》,对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实施年度考核测评,压担子、强实践、重培养。创新干部人才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中层、科职管理人员公开竞聘,拓宽青年人才晋升渠道,进一步挖掘培养责任强、能力强、专业强的人才,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以亲为基——紧扣“亲情服务”主责,在先锋作用发挥上争先一步
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合肥供水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用户顺心而奋斗,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必有为。紧跟城市发展律动,顺时而为,凭实而进,乘势而上。
稳保障,让用户更安心。抓细节、建精品,供水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全市日供水能力达251万立方米,“四水入肥”构建“两湖、三库、四渠”水源格局,深化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水厂布局更合理,制水工艺更先进,供水管网互联互通,保障能力稳健提升。建成全国同行业领先的水质检测中心,在省内首次实行水质三级管控,全市509台水质在线仪表、127个管网水质监测点实现24小时监测,“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管控让用户用放心水优质水。
提效能,让用户更省心。业务报建实行“一站式”,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对外,“互联网+”将25项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一体化施工提品提质,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在全市建成8个营业网点,方便用户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窗口服务朝八晚五,365天不休息。“连心桥”热线24小时全天候在线,铃响三声必有应答,承诺践诺打造“半小时服务圈”,接警后30分钟内赶赴现场,有呼必应、有险必除。
优服务,让用户更舒心。自2021年开始,计划3年内完成全市221个市区未移交居民小区二次供水泵房等供水设施改造,切实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持续深化六零、五减、四准、三优、两多、一满意的营商环境改革,打造供水“金字招牌”。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密切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先后接管巢湖、肥西、小庙、高刘等区域35座乡镇水厂,改造供水管道514千米,覆盖2600平方公里乡镇区域,向45万户乡镇居民输送优质自来水,141万村民共享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幸福硕果。
志愿行,让用户更暖心。成立“清·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每个周末风雨无阻进社区,便民服务累计达20000余人次。在疫情防控、防汛保供等每个急难险重的时刻,党员们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无畏艰险、挺身而出,216名“清·亲”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员先后下沉防疫一线,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三、“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的主要成效
企业发展提速增效。“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催生战斗力、焕发新活力、助推发展力。五年来,企业总资产由63亿元增长至132亿元,日供水能力由180万立方米增长至251万立方米,年供水量由4.9亿立方米增长至6.89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由135万立方米增长至176.4万立方米,直径75毫米以上供水管网由5710公里增长至10069公里,用户数由150万户增长至269万户,产销差率由21.13%降至12.33%,漏损率由14.12%降至9.28%。
精神建设硕果累累。“水清人亲”党建“软实力”成就企业发展“硬功夫”。合肥供水集团蝉联5届全国文明单位、2届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供水行业首个“五星级”仓库、安徽省最佳服务示范窗口企业、安徽服务业百强企业及合肥服务业二十强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评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优秀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合肥市数字城管考核实现“六连冠”,2018年和2021年全市效能建设公用企事业单位考核排名第一,蝉联“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服务企业”称号。杨维淼、张杨等一批优秀员工成为了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和爱岗敬业青年,蜀山(高新)供水分公司运管科、二水厂维修班等一批班组成为省市及全国标杆班组,“清·亲”志愿服务队、“连心桥”供水热线、“雷锋精神”听漏队等服务品牌深入民心。
工作氛围清澈阳光。在“水清人亲”党建工作法的引领下, 企业上下勇于担当、多跨半步精神蔚然成风,“敬业 奉献 合作 创新”的干事氛围弥足浓厚,“为理想奋斗、让用户顺心、让员工安心、让社会放心”企业使命得以实现。全体员工胸怀清澈、心向阳光,始终保持为理想奋斗的热情,以在岗爱岗的敬业、多跨半步的奉献、精诚团结的合作、锐意进取的创新,积极投身到全市供水保障工作中,为打造受人尊敬的标杆水务企业而不懈奋斗。
案例研究组成员:吴正亚、彭尧、李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