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需要一流党建支撑,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分公司(以下简称“十分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党建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的理念,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优化管理体系、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细化铸魂、固本、担当、正风、聚力、民生“六大工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标准,积极创建“党建+N”工作新模式,点燃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一、背景情况
十分公司工艺装备制造能力有了一个根本性提升,四条生产线即将实现“脱胎换骨”的更新改造,转型升级的“硬件”已经具备,并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如果不能快速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地产出满足市场所需产品,不能把经营做到行业的先进水平,让投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就没有达到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的目的,反而要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关键性胜利、决定性进展,整体进入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如何促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国有企业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点燃一流管理与党建联建互融这个“引擎”,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突出抓好“融入”环节,将十分公司党建元素融入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提升等过程,努力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工作目标。
1.组织架构上融入,体现党建引领力。一是探索建立与生产经营管理单元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体系,推动党组织设置“小班化”,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企业的项目上、生产线上、车间班组上。二是创新党建工作思想,把融入生产经营作为一切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群工作体系与企业管理流程的融合,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构建起“党组织建在一线、优势发挥在一线、先进体现在一线”的工作格局。三是优化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一流精密铸件研发制造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梳理清楚管理职责、流程和制度,确保责任无缺失、制度无死角、管理无漏洞,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合力和“公转”“自转”协调运转的体系格局,以更加坚强有力的管理提升,有效支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2.管理制度上融入,体现党建凝聚力。一是强化党组织参与企业深化结构调整课题中,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经理办公会等形式,对工作做出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军品提质拓域、民品转机强体战略,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产品型谱。要加快进入战略新兴领域,重点向新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农机制造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进军。二是引入自我净化提升制度。把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素质境界;把党内纪律检查监管机制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建立采购公开招投标、厂务公开等制度,健全公司监管机制,防控管理风险。
3.企业文化上融合,体现党建感召力。一是构建“脚踏实地、不断进取”为内核的企业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施“服务关爱员工”计划,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二是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创新等活动,深化党员公开承诺、项目领办等党员管理制度,将党的工作融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点燃一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这个“引擎”,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十分公司党委始终牢牢把握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方向不偏离,创建“党建+N”工作新模式,使党建“软实力”成为公司发展的“硬支撑”,为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1.抓好党建+经营深度融合。一是找准切入点抓党建。一方面以“一岗双责”制度执行为切入点,推进党务和生产经营的融合。在思想观念融合方面,各级干部要牢记树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的意识。在能力融合方面,领导干部要提升做好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本领。在责任融合方面,党政干部要牢固树立“党建是第一责任”的理念,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积极履行担负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项责任融合。另一方面以合理化建议和攻关破窄口为切入点抓党建,推进党务和生产经营的融合。公司党员群众聚焦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采纳实施合理化建议395条,实现节创价值48.08万元。技术室党支部针对新产品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瓶颈,提出技术创新和攻关等方面的创效制造课题,例如:《湿型水玻璃砂铸造生产线废砂再利用技术研究》兵器集团科技项目在研;《复杂箱体、航弹舱段壳体类铝合金铸件低压铸造成型工艺研究》制造技术课题正研。1-5月份,攻克技术难题30项,为生产有序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找准载体抓党建。坚持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围绕生产经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组织党员开展项目攻关活动,帮助公司解决生产经营等难题,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精密铸造手工车间党支部探索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以“党建+提质增效”“党建+技术攻关”等项目为方向,把党员立项攻关作为推进党建工作融合生产经营的有效载体,使之成为推动党员干部创新攻关的“孵化器”。以提升项目管理、降本增效为出发点,开展降本、节支、增效专项活动,申报立项“C70E精铸件提质增效改善项目”和“提高减震器支架工艺出品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两个党员创新工程开展情况良好。技安环保党支部以“433”安全工作法为切入点,开展 “党建+安全环保”“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事故”“党员现场讲安全”等系列活动,推动公司“片长”“机台长”“联系点”形成的“自传”安全体系高效运行。1—5月份开展6次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查处问题151条,已全部整改完成。计调党支部紧扣“党建+现场”“党建+管理成本”等主题,组织支部党员开展“降本增效示范岗”“我为降本献一策”等创效活动,推动成本持续降低、效益稳步提升。并从现场改善、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体系化管理水平提升。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硬件安装、软件基础程序编制等工作,预计四季度试运行。综合财务党支部围绕节约办公用品、差旅报销、人力资源等内容,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降低非生产性支出,提倡“捂紧钱袋子、过好紧日子”新风尚,当好勤俭节约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使党支部和党员在服务生产经营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5月份降本增效146.97万元。
2.抓好党建+两级“书记”项目。两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更要出征。要抓主业、强主责、当主角,持续有力推动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两级“书记”项目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责任目标、重点督办事项为主,进行选题立项,确立项目目标、项目内容及书记项目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标一流做作业、找出不足补短板、针对漏洞打补丁,重点打好“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现场”五大攻坚战,不断提高公司党建工作整体质量和效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冶炼车间党支部的书记项目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军品齿圈质量》,车间党支部充分利用高技能党员传帮带作用,提高冶炼操作工技能水平,将C、Mn、Cr、Mo主要元素的成分控制调整为中上线,做到干一炉合格一炉,并强化齿圈浇注过程管控,减少铸造缺陷,达到预期效果。
3.抓好党建+支部标准化建设。党支部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车间科室的管理水平,标准化的支部建设充分地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营”原则,将党建工作关键指标纳入党建责任制任务清单中,形成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工作格局。并持续在“自身建设、工作制度、活动阵地、党建载体、党员管理、基础资料标准化”六个方面进行完善。每年随着机构调控和人员的调动,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总会有一些波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车间科室的沟通存在不畅情况。公司党委在11个党支部中创新开展党建“1+1”结对共建活动,具体落实到帮扶提高上、“党建+”项目上、“书记项目”上、“党员创新工程”项目上,实现支部做法互补、经验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效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推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冶炼车间和造型车间党支部“1+1”结对共建,由于进行生产线改造,部分职工需要在家待岗。为了解决待岗职工收入,将部分外委外包业务收回,例如造型车间物料转运、冶炼车间金属料装卸等工作,由二个车间的职工自行承担,增加收入。对辅助岗位人员进行劳务输出,例如选派部分人员参与北润公司的园林绿化工作。每周选派两个支部的高技能党员为双方职工讲解铝合金在造型、熔炼、浇注工序中的操作技巧,解决铝合金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难题。
4.抓好党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班子建设。用好理论学习“充电宝”。公司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兵器集团、集团公司战略部署安排,确保各项精神件件落实、决策部署项项落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和成效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树立坚定的历史自信,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筑牢作风建设“高压线”。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越要加强监督,越要紧绷作风建设这根弦,坚持挺纪在前,不踩红线、守住底线,筑牢作风建设带电高压线。要强化履行强军首责,规范议事决策程序,落实好“三重一大”制度。提升干部工作“执行力”。面对经营困难,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落实、能力提升和工作执行力,建好班子、搞好经营、带好队伍。在依纪依规的前提下,引导干部对标对表、改进提高,大胆工作、做好服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干部队伍建设。严把选人用人关,按照“三懂三会三过硬”培养复合型干部。刚性落实“赛马机制”,淘汰跑得慢的,赛出跑得快的,把信念坚定、作风扎实、知重负重、贡献突出、执行有力的领导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发挥好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注重一线锻炼。已有7名后备干部提拔到车间(室)主任岗位,3名同志补充到后备人才队伍中,1名大学生到生产一线担任“大学生班组长”。注重党务与业务工作双培养,择优选拔使用表现突出的业务骨干,同时承担党务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时代“人才发展37条”重点措施,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领军人才队伍。新的设备投入使用后,没有人才驾驭,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到位,性能产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陷入生产经营“泥潭”。为此,公司党委立足“一流精密铸件研发制造企业”战略定位,高站位谋划引进行业领军引才,以岗择人、人岗相适,逐年引进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要占到员工比例的15%,形成铸造人才高地。要用好用活分配激励机制,强化专业技能培训,鼓励一线员工多岗位锻炼,提升专业本领。在改造和转型升级中,根据铸造行业特点,围绕炉子(炼钢和热处理)、沙子(原辅材料)、模子(模型设计与制作维修)、机子(设备)、法子(工艺工装设计)、样子(现场与企业文化)、路子(市场营销与开发)、算盘珠子(成本分析与控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实战化人才和关键专业的领军人才,让想干事的员工能干成事。
三、经验启示
(一)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创新思维
牢固树立创新思维,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局限性,用新视角审视新形势、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应对新变化、用新媒介传播新思想,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融入中心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党建工作和经营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同研究、同规划、同布置、同考核、同问责,牢固树立“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把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改革发展最终成果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
(三)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牢记“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领悟、牢牢把握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坚持从政治上谋划、部署和推动工作,深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党组在安排部署什么,自觉把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及兵器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推进,为打造“一流精密铸件研发制造企业”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案例研究组成员:马晓、郭瑞强、徐绪计、孙晓男、董硕、张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