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党中央、国务院愈加重视职业教育。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也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他认为应该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教育结构,增强办学活力,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郭锐说,国有企业办学是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其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定位明确,与企业生产实践结合紧密,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办学资源,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软硬件资源、特色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智力服务、实训就业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技能人才是在实践中成长的,企业的深度参与,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践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还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保障,为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调研了解,郭锐反映,尽管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但当前也存在几大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兴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来源不够明确。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企社分开、主辅分离”,企业办学的机制进一步弱化,办学性质界定的模糊带来政策缺失,国有企业作为办学主体既不归地方政府,也不归国务院有关部门,生均经费来源未能明确。
二是国有企业兴办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落实有限。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得不到有力保障,承担办学经费压力较大,导致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发展,极大影响了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三是国有企业兴办的职业学校应享受的政策未有效落实。国有企业举办的学校,处于政策的夹缝中,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少于政府所办院校,而收取学费的标准、办学的自主权又比不上民营企业兴办的院校。很多政策文件,均提出政府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鼓励企业兴办职业学校,但政策一直未得到有效落实。
基于目前存在的困难,郭锐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议正在修订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增加“财政经费应覆盖国有企业兴办的公办性质职业学校”;
二是加大教育经费补贴等财政和政策支持,完善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指标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明确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能够获得生均教育经费补贴,经费来源建议财政部、教育部从中央一般预算中列支,按照不低于所在地生均经费标准拨付;
三是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好有关政策文件,为兴办职业学校的国有企业提供充足的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为企业办学纾难解困,提高企业办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