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立足医疗影像瞄定原创科技,万东医疗向高端和创新要增长

作者:本报记者 许意强 2023-05-19 11:14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立足医疗影像瞄定原创科技,万东医疗向高端和创新要增长

  在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召开的前一天,美的医疗以“新医疗 The Next One”为主题,召开美的医疗新品发布会暨伙伴同盟大会。作为美的医疗旗下专业从事医疗影像的万东医疗,对外发布全球首款获NMPA证的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最新临床成果,以及业界首款全幅DR、原创OpenCT智导一体化负重位CBCT-DR、Pilot领航、TURBOTOM 3系列全能CT等新品,突显企业以原创科技撬动全球首创、行业首款的产品竞争优势,在为临床医疗应用打开新局面的同时,未来还要向产业高端和创新要增长、要发展。



  众所周知,万东医疗所处的医疗影像设备领域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全链路的核心技术,并实现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攻关,同时还要加大对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布局,才能建立市场竞争的“护城河”。万东医疗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王欢在接受《中国企业报》等媒体专访时透露,“美的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美的控股万东医疗以来,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和原创布局,产品向原创、首创,及引领方向转型升级,开始向高端市场要空间”。

  来自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受到老龄化、基础病等影响,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突破4400亿美元,预期未来十年复合增速达6.3%,中国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其中影像设备以430亿美元9.7%市占率位居第三大细分领域,预计未来十年复合增速约3.8%。

  打破氦资源垄断,确定中国在高端医疗设备的话语权

  作为全球首台获得国家NMPA认证的无液氮超导磁共振,万东医疗推出的开天i_Vision1.5T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不只是打破中国在氦资源垄断、避免氦能源被“卡脖子”等问题具备国家级的战略意义,同时还在短短半年内实现了这一设备通过北京医院等六大三甲医院联合测评后的临床应用落地。

  王欢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开天i_Vision1.5T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已经在全球10多家医院落地应用,包括国内的北京积水潭医院,以及海外在‘非洲之角’索马里完成装机。今年6月还将在非洲阿尔及利亚,亚洲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的医疗机构装机”。

  作为全球首台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应用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投入临床使用1个多月间就完成脊柱、颈椎、胸椎、腰椎以及膝关节、踝关节等各种检查共1000多例,设备运行稳定,图像质量得到专家认可,各方面性能均与业内知名品牌1.5T有液氦产品达到相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报》获悉,这一产品使用过程中无失超风险,降低医院运营管理费用,同时也无需失超管,降低对安装场地的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一直以来,液氦资源非常昂贵,而且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这一资源,对于中国等众多国家来说,只能依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应不稳定,导致医院根本无法负担昂贵的运维成本。万东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出现,不只是大幅降低运输难度和运维成本,未来可以便捷的安装到世界各个地方,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先进可靠的医疗设备。业内人士指出,这不只是彰显万东的科技创新实力,更释放出企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和惠及用户的初心。

  目前,在全球医学影像市场上,CT、MR、XR、MI四大品类占据主要份额。其中无液氮超导磁共振所在的MR,目前中国的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18年时MR设备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人均保有量分别是55.2台、40.2台、9.7台,这也让中国成为全球MR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预计将以10.6%复合增速从2020年的89.2亿元增至244.2亿元。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MR、CT、XR三大类。其中在64排以下CT上,国产化替代率已经达到50%,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不到 10%,这将是国内企业的增长空间和机会。同时,在中低端的XR产品上,本土企业基本实现进口替代,未来中国企业增长空间则在高端产品的逐步渗透。在MR上本土企业从中低端到高端都存在机会”,王欢表示,对于万东来说未来在中国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多款原创新品首发,见证中国医疗影像的实力崛起

  除了实现“液氦自由”的全球首款获NMPA证的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最新临床成果发布,《中国企业报》在现场看到,万东医疗还带来实现“视界自由”的行业首款全幅DR一次实现全椎全肢成像;可以“立体自由”的原创OpenCT智导一体化负重位CBCT-DR;具备“操控自由”的Pilot领航,独创驾驶舱式全维一体化诊断平台实现胃肠检查高质高效,以及可以“精准自由”的同级最高配置的TURBOTOM 3系列全能CT,让精准性能普惠更多人等一批行业原创和首款的新品。



  作为业内首款实现全脊柱一次扫描成像的设备,万东全幅DR搭载120cm平板探测器,一次拍摄即可实现水平位及负重位下全脊柱和全下肢无拼接成像,为临床创新带来大视野专业解决方案,特别是为全脊柱摄影、双下肢摄影、急症创伤、骨伤矫形、关节置换等大视野精准骨科诊断再添利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医院使用后评价称,这是一款真正绿色、低剂量的全脊柱筛查“利器”,特别对于负重位站立成像有重大的价值。

  面对医院长期以来胃肠检查操作时间长,通常一个检查需要20-30分钟,医生需要反复上百个操控动作,同时还要观察屏幕上的影像进行辨别和判断。万东独创的Pilot领航驾驶舱式多维一体化诊断平台,将全部操控一体化高度整合,一手掌控全部操作无需繁杂动作,让医生以自然灵活的状态操控设备,专注为患者解决临床难题。



  此次发布的TurboTom 3系列CT,万东医疗则以“优良的产品、高端的配置”普惠基层市场,配备了过去只有64排及以上CT才会配置的液态金属轴承球管、双触摸大屏、3D摄像头智能摆位功能,并采用自研的ImageClarity双域迭代重新技术,实现同等剂量下图像噪声降幅可达约80%,同等图像质量下曝光剂量降幅可达约50%-70%。最终以“高性价比、高稳定性、低维护成本、高工作流效率”为核心能力,满足门急诊的常规检查需求。

  由万东原创的OpenCT智导一体化负重位CBCT-DR,一举填补传统CT无法获得承重位图像的不足,弥补现有负重位CBCT设备的不足,实现负重位多角度三维成像,对于功能位骨科诊断、术前评估、运动康复、多学科联合具有极高临床价值,有望在业内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

  “自2019年布局CT产品线以来,通过自研+原创的模式,万东在研制成功32排CT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64排及以上高端CT。技术产业化转化率较三年提升60%,产品品质和性能得到在国内大三甲医院认可”,王欢介绍,此次万东发布新品,不仅在创新维度上极具看点,更重要的是创新出发点是面向临床未来、解决临床诊断的难点和痛点、突破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让医生拥有更有力的诊断手段。“最终,以颠覆性的创新让科技更具温度,让更多人能享有创新科技带来的好处”。



  在新医疗赛道中,《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万东医疗旗下的万里云智慧医学影像平台,以跨院数据调阅系统的360°信息化服务解决临床调阅云影像难的问题,以影像报告质控系统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促进“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及质量控制”理念的落地。用高质量的影像,更好地服务好临床和患者,让智慧影像福泽千万家。

  可以预见,随着美的集团在科技创新上的持续加持,以及在“新医疗 The Next One”新战略的应用落地,以万东医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将在医疗影像设备领域,以原创、首创科技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领域的不断突破,从而为中国医疗产业的发展释放出中国企业的创新实力与科技担当。

点赞()
上一条:面对万亿级市场,美的医疗以场景融合打造智慧医院合伙人2023-05-19
下一条:第二十届(2023)中国慈善榜正式发布!上榜慈善家亿元捐赠比例显著提升2023-05-19

相关稿件

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 2023-04-26
科创板细化“第五套标准”支持医疗器械科技创新 2022-06-12
鱼跃医疗发布2022年报:业绩稳步增长,创新研发守护生命健康 2023-05-04
万东医疗推出全球首台无液氦磁共振,美的智慧医疗科技驱动领跑 2022-01-25
莆田北岸经开区:瞄准尖端医疗创新基地 2022-05-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