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下面进入大会第二项议程,举行专题报告会。
今天的报告会,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同志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专题报告,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同志作“技术发展新趋势”专题报告。
下面,我们首先请余斌同志做报告。余斌同志长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经济综合研究部室主任、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部研究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余斌同志给我们作报告。
余斌: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与在座的各位交流,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知道,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调整复苏进程中,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相对低迷的状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我简要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去年以来中国GDP季度累积同比增长,我们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去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曾经达到谷底,四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是回升的趋势在今年并没有得到延续,一季度经济增长再度下降,二季度进一步滑坡到7.5%,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只有7.6%,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来看,在过去这一年中,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去年8月份以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一直处在回升过程中,直到去年年底,今年12月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3月份下降到9%以下,4、5月份处在相对低速的状态,6月份滑坡至8.9,但是7月份出现明显的回升,7月份当月增速和6月份相比回升0.8个百分点。
我们从发电量日均产量来看,7月份当日的增长达到8.1%,这也反过来认证7月份工业生产出现回升的迹象。对于生产侧出现上述变化,我们需要从需求侧进行分析。
1、出口实绩增长今年以来处在较低水平。受内外利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方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系列因素的驱动,去年下半年以来,直到今年上半年,今年年初,虚假贸易明显增多,1—12月份出口增长17.4%,5月份政府增强对虚假贸易打击之后,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回落,5月份当月增长1%,6月份增长负7.1%,7月份出口增长回升至5.1%,工业生产之所以在7月份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我们可以看出7月份出口增长跟6月份相比回升了8.2个百分点,对7月份的生产形成有利的支撑。如果剔除对香港、台湾、东盟出口,虚假贸易主要是对香港、台湾和东盟,为什么去年下半年直到今年上半年虚假贸易明显增加呢,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国际资本通过虚假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为什么有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外利差,人民币普通的理财产品年收益大体达到10%,明显高于世界上这些主要的国家。第二个就是人民币升值,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实现较大幅度的升值,由此带来大量公司资本人民币升值,再一个就是地方出台多种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果剔除对香港、对台湾对东盟出口的话,1到7月份出口增长,海关总署公布的9.4%,下调至5.9%,今年以来从实际的出口增长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黑色这条线是海关总署公布的当月出口同比增长,红色这条线是剔除对香港、台湾、东盟出口之后出口增长,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这两条曲线的波动是完全一致的,发生大的偏差始于去年下半年,表明虚假贸易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5月份在政府打击虚假贸易之后,这两条曲线波动趋势再度回归一致,我们可以看出,虚假贸易在今年,去年下半年以来,直到今年4月份是比较突出的。
值得注意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美国和欧盟的市场份额出现转折性,加入WTO以后的十年,中国出口年均增长23%,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美国和欧盟进口的比重呈现出持续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在加入WTO以后十年,工业制成品占美国平均每年1.6个百分点,2011年以后,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美国的市场份额开始趋于稳定,不再上升,占欧盟的市场份额则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这么多年以来,土地、内源、原材料、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能力。今年下半年外部环境是略有改善,在外部环境略有改善的情况之下,中国出口增长能够重新走上高增长的轨道吗?中国制成品竞争力下降,外部环境的改善也不能带来中国出口增长实质性的改变。
2、消费增长有所下降。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2.8%,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比去年全年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无论从名义增长还是从实际增长来看,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今年1、2月份增幅达幅下降的趋势,很多人说,这与八项规定有关,八项规定对高端的餐饮、娱乐场所、消费场所、酒店、会展、鲜花、旅游等这些产业都带来了一定负面因为,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主要的原因。3月份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总体呈现小幅回升的趋势,但是7月份增幅再度出现下降,出现这样结果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在去年是高度稳定的,季度资金落差很小,但今年一季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二季度情况略有改善,但是仍然处在进一步下降的过程中。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只有6.5%,上半年GDP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并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和党十八大报告所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的要求。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大幅度下降始于去年4季度,今年1季度延续去年4季度出现的大幅下降的趋势。二季度的情况略有改善,仍然处在进一步下降的过程中。消费名义增长、城乡居民收入都出现下降的趋势,从根本原因来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出现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很难得到消费改善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在今年下半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消费的增长还会进一步回落。
3、投资增长有所加快。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1%,与今年上半年持平,但是如果用7月份当月增速比6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与政府最近一段时间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有直接的关系,从投资构成来看,无论是制造业投资还是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7月份和6月份相比都有所回升。
从投资的走向来看,年初明显回升,此后处在逐月小幅下降的过程中,6月份当月投资增长已经下降到20%以下,7月份和6月份相比回升0.8个百分点,7月份累积增长与上半年持平。
3.1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下滑。1—7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17.1%,7月份当月增速比6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增幅下降5.7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近5年以来年均30%的增长。第一,过去的5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达到了30%,制造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坚力量。从原因上来说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企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此带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第二,面对民工荒、招工难和低端劳动力成本大幅度的上涨,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出现一系列替代劳动设备必须改造投资高增长的,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支撑过去五年中国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实际上去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的增长已经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为什么去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长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呢?今天产能过是普遍且严重的产能过剩,过去我们也遇到产生过剩的情况,只要经济增长出现回升,产能过剩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但是,当我们持续面对7%到8%相对低速宏观环境的时候,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现象。普遍且严重的产能过剩存在的时候,制造业出现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制造业的盈利能力、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去年500强的时候,500强大企业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始有些企业和企业家选择逃离制造业,这是第二点需要解释的。第三,针对制造业投资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是否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呢?
对此我持反对的意见。原因是面对严重产能过剩,进一步刺激制造业投资的话,问题将会更加严重,也会未来产能调结构设置新的障碍。同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制造业投资是整个投资当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在过去五年当中,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34%。制造业投资增长持续下降的话,必然会对整个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3.2、房地产投资增长明显回升。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积增长20.5%,比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受土地购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度回升带动,7月份当月增速比6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同去年相比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明显回升,从下一步的走势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今年以来持续下降,到7月份已经连续18个月出现了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房地产投资难以继续增长。1、2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明显回升,之后处在小幅波的过程中,7月份当月投资增长比6月份明显加快,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出售住宅所收回资金,商品房销售或者销售增长持续下降的话,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出售住宅收回的资金会不断减少,再加上相当程度上影响开发区下一轮投资。
这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今年2月份有爆炸式的增长,国五条出台以后,处在逐月下降的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下一个时期房地产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来看,到7月份已经连续出现18个月负增长,如果7月份当月和6月份比较,土地市场出现转折性的变化,我认为原因可能是2个方面,从开发商来说,经过连续18个月土地购置面积负增长之后,开发商手中的土地库存开始下降,很多开发商开始重新增加土地的库存,从另一方面来说,今年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长下降的后果使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大幅度滑坡,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的后果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长有所下降,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后果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再融资的能力下降,税收收入下降,土地出出让金收入下降,融资平台再融资的下降,从而使地方政府面临严重的财税收支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地方政府被迫加快土地出售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如果7月份土地市场的状况能够得到持续的话,反过来也会对下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形成支撑。
3.3、基础投资难以维高高增长。6月份以来政府加大对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环保、信息消费等方面的投资,这是今年政府稳增长的重点。铁路、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环保、信息消费等方面的投资,1—7月份基础投资增长24%,与上半年持平,7月份和6月份比较回升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主要手段,在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减缓、财政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情况下,基础投资难以维持高增长。
这张图对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投资分解为3个部分,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30%,基础设施占整个的投资比重是20%,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25%,这三大类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接近80%,因此我们只需要分别分析这三大类投资的走向,我们就能对下一步整体投资的走向给出一个基本的看法。
红色这张条线是制造业投资增长,在过去五年中,平均增幅达到了30%,也可以说过去的5年是中国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的5年,大幅度的下降始于去年,从去年开始大幅度而且持续下降的趋势。今年年初出现短暂的反弹之后,再一次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7月份情况略有改善,我认为制造业投资的增长不应当采取大力度的刺激措施,今天制造业投资增长再次走上高增长,未来面临产能过剩目标进一步加大,为去产能、调结构必然设置因的障碍。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增幅下降曾经只有5%的水平,随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和冲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2008年底开始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出现直线回升的趋势,最高增幅超过了50%,这也是中国经济能够在全球经济曾经低迷的情况下率先复苏的根源。但是随着政府投资的逐步退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出现直线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到2011年底和2012年年初曾经出现过负增长,去年开始,政府再度出台新一轮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从去年年初开始一直保持了回升的趋势,转折性变化发生在今年4月份出现首次下降,5月份略有改善,6月份再度下降,7月份又出现明显的回升,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主要手段,今天面临稳增长的压力,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灰烬异步加重已有的债务负担,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因此我认为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发行中长期国债、低成本筹措资金,主要用于“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我们需要稳增长,我们需要稳增长就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如果像过去那样做的话,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都是大幅度下降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会加重已有债务负担,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因此我认为要换一个思路,发行中长期国债,低成本注册资金,市场资金利润在25%以上,但是如果中央政府发行五年期、十年期的国债可以支付5%的利息,可以低成本解决资金,用这些资金干什么呢?重点应该用于支持“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的重大项目。“十二五”规划时间已经过半,但是过去中央地方政府处在换届的过程中,如果再不引起足够重视的话,就变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今天的资金应当重点支持“十二五”规划已经决定的项目,凡是进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我认为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具有相当可行性的项目。
房地产投资,2007年的时候,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达到30%以上,增幅很高,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年初曾经达到过零增长,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房价已经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是遗憾的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外,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8的政策,其中房地产业是一个重点。此后,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大幅度回升,最高增幅超过40%。当然问题是,在房地产投资增长大幅度回升的同时,房价大幅度上涨,超出老百姓购买能力,因此2010年以后,中央政府新出台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去年增幅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今年年初出现相当大幅度的反弹之后,此后一直处在波动的过程中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回升,我们可能必然会付出房价进一步上涨的代价,但是如果房价进一步上涨,则必然会累积房地产泡沫,所以今天处在非常难以选择的时候。
从这三大类投资的走向来看,制造业投资的增长不应该刺激,而且这种趋势短期内不应当改变,房地产和基础投资有可能稳中有升,全年投资的增长可能大体上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
这张图理解中国经济十分重要的一张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达到10%水平的时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回答道30%乃至40%以上,税收增长达到10%的时候,所有行业和企业都能取得很高的利润,因此中央、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会大幅度上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当经济增长低于8%呢?今年1—4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一直负增长,1—7月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只有2.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也是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道理也很简单,经济增长低于8%的时候,所有行业和企业都会面对压力,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中央、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必然会大幅度的回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会明显下降。这张图反映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速度效益型模式的盈利特征,所谓速度效益型的特征说的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取决于速度本身,中国经济所具有的速度效益型的特征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是取决于速度本身,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很难维持经济运行基本稳定。经济增长低于7%有什么困难呢?国际金融发生以后,美国一直不到2%的增长,欧洲经济负增长,7%已经是很高的增长速度,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政府不应该管,道理没这么简单。当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由此带来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滑坡之后,实际上稳定经济社会运行能力将会明显趋弱,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下半年,外部市场需求状况总体趋于改善。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今年5月份专门到哈萨克讨论美国经济的状况,去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复苏,消费者信心不断改善,尤其是页岩气革命大幅度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今年以来美国失业率逐月下降,从年初的8%下降到7月份的7.4%,美国经济是继续温和复苏的状态,目前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体是2.5%,我们认为大体会稳定在这个水平。欧元区经济基本企稳,7月底的时候专门到欧洲,应该说欧债危机发生以后,欧洲经济遭受严重的冲击,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断,欧洲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尽管今年欧元区经济还会出现小幅度比如说负的增长,明年会逐步实现微弱的正增长。日本经济复苏有望维持一段时间。新兴经济体在相对低速中趋稳,这是今天面临重大的不确定的因素,去年以来,无论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经济增长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今年上半年在3、4%的水平相对趋稳,但是市场流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退出,这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不可低估。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经济政策的时候,在美国并没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回报,因此大量的投资资本流入收益水平更高的新兴经济体,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必然会大幅度回流美国,前不久印度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大的冲击,本币严重贬值。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当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遭受的影响和冲击更大,由于我国出口竞争力已经出现下降的迹象,再加上欧美贸易摩擦增大增多,日元大幅度贬值等,我们预计今年出口增长与上基本上持平,去年中国增长7.9%,今年1—7月份剔除虚假贸易的部分,出口增长5%左右,也就是说结痂来中国出口增长可能会出现小幅回升的趋势,全年出口的实际增长与上年基本持平。
日本经济复苏的情况,安倍经济学。所谓安倍经济学是由三大政策构成,一是决断性的货币政策,日本长期面临通缩的状况,日本政府决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改变通缩的状况,以物价上涨2%作为目标,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直接导致日元大幅度的贬值,相当程度上提高日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对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灵活的财政政策,日本是世界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日本政府债务累积一千万亿利润远远超过GDP的两百,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的财政政策短期内选择的是扩张,增加政府开支,欧洲面对债务压力的时候,基本上选择的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发不债怎么办呢?减少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增加偿债的能力,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比如说希腊,希腊在过去的五年中,为了得到欧央行的援助,必须是实施紧缩性的政策,希腊连续五年财政紧缩的后果是导致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大幅度的上升,所以到去年希腊被迫进行全民公投,第一个现象,继续实施紧缩性的政策,得到欧央行的援助,继续留在欧元区。第二个倾向,我们退出,恢复原有的货币,我们实施扩张性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大多数人选择留在欧元区。7月份我到英国的时候,英国经济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如果继续留在欧元区以外,意味着英国会被欧洲经济边缘化,如果加入欧元区现在欧元区以法国、德国为主导的,英国在其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英国人当前比较关注的。总之,从财政政策来说,安倍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面对债务压力,反而实施扩张性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复苏。三是放松监管,增强经济活力。如果我们仅仅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学简单到需要向市场投放货币,没需要学习和研究经济学,从未来的趋势来说,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究竟会带来什么,消费税的税率从明年开始从现在的5%提高到8%,到2015年再提高到10%,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这是一种典型的紧缩性政策,必然会对日本经济的复苏产生负面的影响。日元大幅度的贬值,日本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福岛核泄露之后,日本对国际社会能源依赖程度提高,日元大幅度贬值,进口成本大幅度的上升,日本经济运行综合成本明显提高。如果物价上涨2%的话,意味着日本中长期期利润明显提高,日本政府现在是借新债还旧债,利率很低的时候,发行新国债的成本会很低,如果物价上涨2%,利率大幅度上涨,意味着日本新国债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这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债务压力。
克强指数与克强经济学。我今年去国外去得比较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克强指数和克强经济学议论比较多,看待经济形势用三大指标,工业用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工业用电量反映的是工业生产的情况,铁路货物周转量反映的是市场活跃程度,银行中长期贷款反映的是企业家的信心,如果对未来持有乐观预期的话,从银行借中长期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反过来如果对未来持有悲观预期的话,只会从银行借短期贷款和流动资金,从这一条来说有相当的科学性。
但问题是,工业用电量波动取决于工业内部的结构,轻工业和重工业生产和用点量之间的关系差异十分的明显,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用电量可能是稳定的,但是产值可能大幅度提高,同时在重工业内部,还有高耗能重工业和非高耗能的重工业,我认为这是次要的。在地方调研的时候我发现,中国人如果强调数据,什么数据就有可能造成,我们强调GDP,强调增长,强调财政收入,尤其带来很多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真正在三大指标衡量判断经济形势的话,时间不会太长,很快就不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的状况。所谓克强经济学有三项政策,所谓不刺激,不采取大力度的刺激措施,小额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去杠杆是说,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债务负担程度利息支出的压力很大,由此累积金融风险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应该逐步去杠杆,降低债务,重改革,就是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改革红利,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改革可以把它分解为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
国内投资、消费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八项规定直接影响这些产业采取裁员的时候,实际上对消费负面影响会不断放大。消费企稳态势仍面临一定考验,我们也做了企业家问卷调查,我们调查1300家企业,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这让想起家宝总理说过的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对三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比较谨慎,未来用工和投资计划总体趋紧,企业扩大再生产冲动明显减弱,总体上看,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明显,不排除因矛盾极化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大滑的可能性,短期内市场传导过度悲观的预期,或者是短期内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中国经济处在十分脆弱的状态,经不起风吹草动的,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能出现短期较大幅度的下滑。
如果宏观调控得当,并适时启动有明显增长效应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举措,努力盘活社会资金存量,增强经济活力,积极防范系统风险,守住底线,则全年GDP增速仍能达到7.5%左右。去年年底两会和今年年初的中央经济会议GDP增长预期目标就是7.5%左右,所谓7.5%左右是说,今年经济增长如果处在7—8%,都出在预期范围之内,都处在合理的区间,所以我们认为应当适度扩大容忍经济波动的幅度,预期预测可能会相对比较悲观。
我国经济仍处在增长阶段转换的进程中。这是对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状态基本判断。1978年—2012年这35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8%,其中上一届政府2002—2011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10.6%,这可以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原因比较简单,一是劳动力红利充分十年,过去十年上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释放的所积累的制度红利或者改革红利充分显现的十年,上上届政府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出台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比如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市场化改革,才有了过去房地产业的繁荣,上上届政府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企业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主要集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由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组建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让国有商业银行轻装上阵,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际上知名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时候,中国的银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引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从而为国企这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制度基础。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下降到7.8%,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只有7.6%,2011年到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十二五”规划指出,在2011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预期目标就是7%,2013年到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如果是十年翻一番,在这十年中,需要保持年均7.2%的增长,我们才能实现十年翻一番的目标,由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9.3%,2012年增长7.8%,站在这样的起点上,2013年到2020年这8年只需要保持或者达到6.9%的增长,我们就能够实现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978年到2012年我们是接近10%的增长,我们把它叫做高速增长阶段,我们保持接近10%的增长,超过了30年,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经济奇迹。接下来还能像过去那样继续保持10%的高增长吗?回答是否定的,在未来从“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处在7%左右,7%左右的增长叫做中速增长阶段,今天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处在10%高速增长阶段向未来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进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会逐步走到7%左右的水平。因此我们说,我国经济人处在增长阶段转换的进程中,由10%高速增长向7%中速增长的转换进程中,旧的增长惯性不容低估,新的增长动力和模式尚未形成。原有的增长动力,比如投资的增长,出口的增长,在经济运行中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新的消费的增长动力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市场预期不稳,下行压力增大,或者形成的矛盾相叠加,经济运行不稳,运行不确定性超出以往。所以总体上认为,旧短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状况,我们很难用短期周期性的因素做出充分的解释。即便像我们这样专业人士,我们都很难对中国经济下一步趋势给出最准确的答案。经常会出现超速常识,超出我们经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超出以往。
宏观经济要坚持守住底线、以稳促进的思路,以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促进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经济的底在什么地方?中国经济的底可能是两个,对短期经济下滑超出预期或者财政金融风险出现激化,我们认为,如果短期的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超出预期,可能会超出经济稳定运行的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经济危机。即使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如果财政金融领域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发系统性的财政金融危机,这两种极端情况,会让中国经济超出它的底线。因此,对这两种极端情况做好相关预案。具体来说,财政金融风险可能会在哪些领域里爆发呢?我们认为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房地产泡沫、严重产能过剩和影子银行,这四个领域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财政金融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国家审计署2010年曾经做过审计,克强当了总理之后,第一个拜访单位是审计署,希望他们再一次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做新一轮的审计,准确把握在过去几年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我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国际社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议论很多,我们在跟他们讨论的时候,因为我们手中没有新的数据,宏观经济研究部在过去几年花了很大的功夫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基本上没有取得进展,从省里到市里,我这次来是想调查地方政府究竟欠了大家债,没人愿意正面回答你的问题。第二房地产泡沫,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跟我说,有钱的人愿意花十万块钱北京买一平米的房子,政府有必要管他吗?收税就完了,你可以让房价涨,其实不是这样的。国际金融危机怎么样发生的呢?起因是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怎么样发生的呢?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直接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由此音变为全球的金融海啸。再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十年,日本经济几乎是零增长,日本人把上个世纪的十年叫做失去的十年。新世纪的头十年日本经济同样低迷,日本人把新世纪同样低迷的十年叫又失去的十年,连续二十年经济低迷,根源是什么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泡沫崩溃,其中最主要就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带来长达20年日本经济的低迷。所以,对中国来说,我们能放任房价上涨,不断累积泡沫吗?如果房地产泡沫不断累积,我们也可能付出中长期经济衰退的代价,但是由于经济运行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很高,房地产业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接近1/3。第三,严重的产能过剩,当严重产能过剩的时候,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淘汰没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整个产业才有可能走上正常运行的状态。但是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我这个县里就这么一个企业,GDP、增长、财政收入、就业就靠这个企业,我也知道你日子过不下去,天天亏损,地方政府能让它破产倒闭吗?破产倒闭了,GDP没了,增长没了,财政收入没了,就业也没了,所以说不仅要维持生产,还要增加产量,亏损才能给补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优胜劣汰,逐步把生产和市场转向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困难重重。同时由于现代产能过剩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什么不破产倒闭呢,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整个社会稳定基础十分脆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样处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可能需要相当高的时间。还有影子银行的问题,这两年银行的表外业务,各种理财产品泛滥,银行给企业的贷款,过去是很简单的,银行把贷款发给企业,今天演变成为大银行把贷款发给大企业,大企业通过财务公司再转给小银行,小银行再把它转给企业,演变成了金融机构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到大企业再到小银行,再到企业的循环,所以资金空转的问题非常突出,资金成本经过空转,不断增加环节和链条,成本大幅度上涨,超出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又是新一轮金融监管相对薄弱的环节,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目前的状况,我们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银行,快速推进利率的市场化,从而在金融领域形成竞争的格局,如果这四大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有可能控制财政金融领域出现风险这样的问题。以下半年将要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切实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开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以上是我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简要看法,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对,谨供在座各位参考。谢谢!
主持人:
谢谢余斌同志。他翔实的数据对当前经济宏观形势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下半年关心宏观经济的走向做出他自己的判断和预测,希望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们通过他的报告,能够通过各种有利的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界平衡,在这次改革和调整当中能够打造企业的升级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