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年光阴,昆中药 1381以草木为笔,仁心为墨,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大药厚德,痌瘝在抱”的篇章。站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一个源自上古的神圣符号——白泽,成为了昆中药1381的精神图腾。这绝非偶然的选择,而是跨越时空的文化共振,是中医药脉精神与使命的呼应,亦是对“640年非遗,制上乘中药”的承诺。
古籍中白泽的灵性启示
白泽之名,承载着华夏先民对智慧与祥瑞的想象。《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山海经》当是最早记载自泽神话的文献。古籍中的白泽作为“通晓万物、祛邪禳灾”的瑞兽形象出现: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记载:“白泽知鬼神之情状”,能辨识天下精怪,通晓祛病消灾、养生延年之术。
明·白泽纹样复原图
文献记载,白泽受黄帝之托,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邪祟绘成图片,并加注以提醒世人,是为《白泽图》的来历。它能辟除人间一切邪气,“为时除害”。表达了古人对自然智慧、道德理念,健康平安的向往,并将智慧、陪伴、健康、养正的理念融合于白泽这一瑞兽形象中。历史上,在依仗旗帜、仪服绣像、中医典籍、佛教道观中均可见到白泽的身影,白泽已然成为了象征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敦煌藏经洞中的白泽 《万历大明会典》中的白泽
正因这份传承,百年前的昆中药前身老号匠铺将药碾铸为白泽瑞兽之形,将白泽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美好祝愿融入精工修合之中,如今,这尊承载着制药初心的白泽古碾,静卧于昆中药博物馆。
昆中药博物馆馆藏 清·白泽药碾
文化归心:昆中药1381的百年传承
白泽承载的文化基因,不仅随着老药碾保留至今成为馆藏,更将“智慧、陪伴、健康、养正”的理念注入每一个昆中药人的心里。在640年制药实践所淬炼的精神内核中,在今天映照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与制药人的使命追求。
作为昆中药1381品牌符号的白泽
如白泽“达知万物之情”,六百余年来,朱双美、翟玉六、管浚、姚印轩等名医大家,以《滇南本草》等中医药经典为纲,依托生长着8875种上乘药材的云南山水,世代研习这一上乘药材宝库中的千方百味,将药材特性与组方智慧化为丸散膏丹。白泽形象,正是昆中药1381恪守《滇南本草》、传承中医药智慧的象征,同时饱含着对历代中医智慧传人的致敬。
历史上的白泽作为祛邪禳灾、带来安康的瑞兽,或在门楣檐顶、或于仪服礼器。这份对安宁的祈愿,与昆中药1381作为“世界最古老制药企业”“中华老字号”所肩负的使命深刻共鸣。自明洪武14年创立,沧海桑田中,临福行、临太行、临阳行等商行通过茶马古道将云南上乘药材流通全国;朱氏双美号、体德堂、成春堂等药铺医馆以醇厚药香守护一方康宁。传承至今,昆中药1381始终如一地以上乘中药守护大众健康。白泽形象,正是昆中药1381“以时间淬炼上乘,以品质回应时代”的陪伴承诺。
古籍中的白泽“辟邪祟”“以戒于民,为时除害”,与中医“扶正祛邪”之核心理念相呼应。昆中药传承自82家前身老号和19家行商,一代代名医药工怀着对中药文化精华的敬畏和医者仁心,恪守“毋减毋糙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初心使命,将天下人的健康与疾苦怀抱于心,精选道地上乘药材,严循非遗制药工艺。白泽形象,是昆中药1381“大药厚德,痌瘝在抱”使命宣言的具象体现。
白泽乃仁德感召之瑞兽,与昆中药1381“养正”之道高度契合。《易传·蒙传》载:“蒙以养正,圣功也”。制药即修行,昆中药人世代坚守“精工修合丸散膏丹,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的制药信念,对每一道工序倾注近乎苛求的标准,确保出品皆上乘。白泽形象,体现昆中药1381“以非遗精工养药之正,以厚德匠心养人之正”的理念。
孙思邈箴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兰茂曾在《滇南本草序》中写道:“特救民病,以传后世,为永远济世之策”。制药者的宏愿,莫过于以精湛技艺护佑苍生,远离疾苦、乐享安康。白泽自古以来,承载了人们心中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昆中药1381以白泽这一文化符号自勉,以“640年非遗,制上乘中药”为追求。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纵深的关键节点,以上乘品质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以文化传承赋能老字号品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