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世界肺癌大会“国药之光”安罗替尼领衔三大创新药最新研究数据公布

2025-08-27 15:02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世界肺癌大会“国药之光”安罗替尼领衔三大创新药最新研究数据公布

  近日,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官网公布了入选本次大会的各项研究成果。立足肿瘤创新,中国生物制药的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小分子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派安普利单抗(PD-1抑制剂)和艾贝格司亭α(第三代双分子G-CSF)三大创新药和自研项目TQB2102(HER2双抗ADC)共计15项研究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于会上公布,在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放射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预防等肺癌细分领域注入中国智慧,助力全球肺癌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非小细胞肺癌

  1、 安罗替尼联合曲美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研究:安全性、推荐Ⅱ期剂量及初步疗效

  Phase I Study of Trametinib, Anlotinib, and Tislelizumab in KRAS-Mutant NSCLC: Safety, RP2D,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韩宝惠

  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韩宝惠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安罗替尼、曲美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三联疗法作为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纳入2024年6月7日至2024年12月24日接受过至少一种标准治疗的晚期KRAS突变NSCLC患者,患者接受基于“3 + 3”剂量递增设计的安罗替尼和曲美替尼交叉爬坡试验。主要终点为评价安全性并确定推荐的II期剂量(RP2D)。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客观缓解率(ORR)。研究共入组12例KRAS突变NSCLC患者,包括3例KRAS G12C突变、5例KRAS G12D突变、3例KRAS G12V突变和1例KRAS G12R突变。中位PFS为171天,中位OS尚未达到。ORR为33.3%。

  研究结果提示RP2D为“8 mg安罗替尼+2 mg曲美替尼+200 mg替雷利珠单抗(q3w)”,为难治性KRAS突变NSCLC患者(尤其是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2、 安罗替尼联合阿美替尼治疗EGFR突变合并TP53共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项单臂、II期研究

  Aumolertinib Plus Anlotinib in Advanced EGFR-Mutant NSCLC With TP53 Co-Mutation: A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通讯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姜战胜

  第一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孙海燕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安罗替尼联合阿美替尼用于EGFR突变合并TP53共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为ORR、DCR、OS和安全性。

  截至2025年2月,共招募15例患者,其中14例疗效可评估。所有患者均接受NGS检测,并确定外显子突变类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中位PFS为25个月(95%CI:11.0-NA)。ORR和DCR分别为57.1%和100%。根据基因突变类型将患者分为两个亚组,19del组的ORR为66.7%(4/6),21 L858R组ORR为50%(4/8)。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高血压(64.2%),大多数AE<3级。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阿美替尼用于治疗TP53共突变的NSCLC显示出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试验将继续入组,并进一步分析。

  3、 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治疗初治EGFR敏感突变合并共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WU-KONG32)

  A Phase II Study of Sunvozertini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in Treatment-Naïve NSCLC With EGFR Sensitive Mutations and Co-Mutations (WU-KONG32)

  通讯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永昌

  第一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永昌

  内容概要:本研究评价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用于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19del、L858R、T790M)和共突变(如TP53、CTNNB1、PIK3CA)的晚期NSCLC初治患者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RR、缓解持续时间(DoR)、DCR、OS和安全性。共计入组16例EGFR敏感突变患者,其中9例TP53突变。在安全性导入期,前10例患者发生1例DLT(2级间质性肺病)。后续患者从第1天至第14天(每个周期21天)接受安罗替尼8 mg和舒沃替尼300 mg每日一次口服给药。在9例可评估患者中,7例达到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ORR为77.8%(95%CI:40.0-97.2),DCR为100%(95%CI:66.4-100)。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在EGFR突变和共突变的初治NSCLC患者中表现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该联合治疗有望满足该人群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4、 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及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

  A Phase II Study of Sunvozertini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in NSCLC Patients Harboring EGFR Ex20Ins and Uncommon EGFR Mutations

  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燕

  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徐海燕

  内容概要:本研究为开放标签、单臂、II期研究,计划入组40例患者。队列1纳入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队列2纳入既往接受过治疗的EGFR罕见突变患者。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RR。次要终点包括DCR、PFS、OS和安全性。

  本研究分为两阶段。A阶段采用剂量递减安全性导入期设计,评估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截至2025年3月31日,10例患者完成A阶段研究,B阶段入组2例患者;B阶段为推荐联合用药剂量(RCD)的扩展期。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耐受性良好,未发生DLT事件,RCD为舒沃替尼 300 mg每日一次联合安罗替尼8 mg每日一次,从第1天至第14天给药(每个周期21天)。10例患者完成首次评估,其中9例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1例携带EGFR罕见突变(G719S和L861Q)。ORR为100%。在罕见EGFR突变病例中,观察到颅内病变完全缓解。数据统计截止时,所有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舒沃替尼耐受性良好,在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和少见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5、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及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肺肉瘤样癌(PSC)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PD-1 Blockade and Platinum Doublet Chemotherapy for PSC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通讯作者:南京鼓楼医院 苗立云

  第一作者:南京鼓楼医院 王永生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和含铂双药化疗作为PS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经组织学证实、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且有可测量病灶的肺肉瘤样癌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卡铂联合治疗,之后给予安罗替尼和派安普利单抗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RR、OS、DCR和安全性。

  研究正在进行中。

  6、 安罗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2周期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试验

  Phase II Trial of Tislelizuma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and 2-Cycle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SCLC

  通讯作者: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唐文军

  第一作者: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唐文军

  内容概要:本研究为一项单臂、单中心、探索性研究。纳入经组织学确诊、既往未接受过治疗且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放疗(IIIB期、IIIC期)或转移性(IV期)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ORR、DoR、DCR和安全性。研究共入组21例患者,截至2025年3月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中位PFS为11.7个月(95%CI:8.5-NR),1年和2年PFS率分别为46.6%和35%。中位OS尚未达到(95%CI:8.6-NR),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60.2%和50.1%。ORR为66.7%,DCR为100%,中位DoR为7.6个月。任意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19.04%。未观察到≥3级TRAE和irAE。

  研究表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和2周期化疗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有望为晚期NSCLC患者生存获益的延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7、 一项评估HER2双表位抗体偶联药物TQB2102治疗HER2异常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研究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QB2102, a biparatopic HER2-targeting ADC, in Her-2 Aberrant NSCLC: A Phase II Study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

  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评估TQB2102治疗HER2异常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入组59例患者,51 例疗效可评估,ORR为62.7%(32/51)。队列1为HER2突变,ORR为 61.1%(22/36),1例靶病灶达到完全缓解;队列2为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IHC 2+/3+),ORR 为44.4%(4/9);队列3为HER2异常合并EGFR突变,ORR 为100%(6/6)。3个队列的DCR分别为97.2%、88.9%和100%。基线脑转移患者的ORR为62.5%。≥3级TRAE的发生率为66.7%,发生2例间质性肺疾病(1例2级,1例3级)。

  研究结果提示TQB2102在HER2异常NSCLC中展现出疗效潜力,特别是在HER2异常且合并EGFR突变的患者中疗效突出。良好的安全性支持进一步开展联合治疗及生物标志物指导的临床研究。

  小细胞肺癌

  1、 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在铂类化疗失败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II期研究:疗效与生物标志物探索

  Phase II Study: Efficacy and 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Anlotinib Plus Penpulimab in ES-SCLC After Failure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通讯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杨农

  第一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永昌

  内容概要:本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II期探索性试验,纳入铂类药物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S-SCLC患者。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停药。主要终点为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CR、PFS、OS和安全性。

  研究正在进行中。

  2、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EP/EC化疗方案序贯安罗替尼及放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Tisle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EP/EC Chemotherapy and Sequent Anlotinib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ES-SCLC

  通讯作者:江西省肿瘤医院 刘震天、刘智华

  第一作者:江西省肿瘤医院 刘震天、刘智华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替雷利珠单抗联合EP/EC化疗序贯安罗替尼及放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未经治疗的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ES-SCLC(VALG分期)患者。患者接受依托泊苷和卡铂或顺铂联合替雷利珠单抗(200 mg,d1)和安罗替尼(10 mg,d1-14)诱导治疗,每个周期21天,共4个周期。随后,研究者评估了适合放疗的患者(胸部原发病灶的总剂量为50 Gy-51 Gy,脑转移病灶的总剂量为30 Gy或45-50 Gy)。适合放疗的患者包括CR、PR和SD的患者。维持治疗期间,患者将接受安罗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次要终点为6个月PFS率、OS、1年OS率和ORR。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评估安全性。

  研究正在进行中。

  3、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或Sitravatinib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Tislelizumab Plus Sitravatinib or Anlotinib as Maintenance Therapy in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ES-SCLC)

  通讯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 范云

  第一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 范云

  内容概要: 本次报告两项II期研究数据,分别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itravatinib(试验1)或安罗替尼(试验2)作为维持治疗,在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诱导治疗后的ES-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维持治疗分析集(MAS,包括接受≥1次维持治疗的患者)的1年PFS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从维持治疗开始计算。

  两项研究各入组21例患者,各有18例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试验1和试验2从维持治疗开始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7.0个月和9.5个月;中位PFS分别为6.4个月和7.8个月;中位OS分别为18.3个月和未达到;1年OS率分别为61.1%和87.8%;在MAS中,确认的ORR分别为22.2%和16.7%。最常见的≥3级TRAEs为高血压(试验1,22.2%)和疲劳(试验2,5.6%)。无TRAE导致的死亡。

  研究表明,在替雷利珠单抗+化疗诱导治疗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itravatinib或安罗替尼作为ES-SCLC的维持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该维持治疗策略值得在更大规模试验中进一步探索。

  4、 序贯阿替利珠单抗方案(化疗后序贯安罗替尼)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数据

  Sequential Atezolizumab Regimens (Chemo Followed by Anlotinib) for ES-SCLC: Real-World Data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潘跃银

  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钱小军

  内容概要: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真实世界研究,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PFS。在所有完成至少4个周期治疗的患者中评估安全性。

  2020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0日共入组69例患者。截至2025年4月1日,69例可评估患者中,1例达CR,49例PR,16例SD,ORR为72.4%,DCR为95.6%。中位PFS为9个月(95%CI:7-12)。17.4%的患者发生≥3级TR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肺炎、心肌炎和肝/肾损伤。4例(5.8%)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死亡(肺炎2例,肾损伤1例,心肌炎1例)。

  研究表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为ES-SCLC患者提供了具有临床意义的PFS获益。

  恶性胸膜间皮瘤

  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及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II期研究

  A Phase II Study of First-Line Sintilima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and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Unresectable MPM

  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段建春

  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吴鑫宇

  内容概要:本研究为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I期试验,纳入经组织学确诊为不可切除或晚期MPM(IIIB/IV期)的初治患者。主要终点是研究者根据mRECIST 1.1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oR、DCR、PFS、OS和安全性。

  研究采用Simon两阶段设计,计划入组29例患者。在第一阶段计划招募13例患者,如果13例患者中的缓解者小于5例,研究将终止。否则,将继续入组。研究还计划通过连续血液样本检测和肿瘤组织分析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截至2025年3月27日,已入组8例患者。

  研究正在进行中。

  基础研究

  1、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肺癌大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PLGF/Flt-1和TGF-&beta;1通路的影响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PD-1 Antibody in Lung Cancer Rats and Its Impact on the PLGF/Flt-1 and TGF-β1 Pathways

  通讯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唐树耿

  第一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唐树耿

  内容概要: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对肺癌大鼠的作用及对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的影响。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罗替尼组、PD-1抑制剂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0只。干预2周后,比较各组免疫细胞浸润、血管生成及PLGF/Flt-1、TGF-β1通路表达水平。联合治疗组CD4+T细胞、CD8+红细胞、CD68+巨噬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安罗替尼组和PD-1抑制剂组(P<0.05),CD206+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联合治疗组血管生成最少,黄色颗粒数量较少。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联合组PLGF、Flt-1、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安罗替尼组和PD-1单抗组(P<0.05)。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可减少肺癌大鼠免疫细胞浸润,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PLGF/Flt-1、TGF-&beta;1通路有关。

  2、 安罗替尼通过M2c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微环境调控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Anlotinib Exert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Radiation Lung Injur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Mediated by M2c Macrophages

  通讯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 封巍

  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 王怀宇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阐明安罗替尼在放射性肺损伤(RILI)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成功建立了放射性肺炎小鼠模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病理染色、qPCR、Western blot、ELISA、转录组测序和细胞共培养实验评价安罗替尼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肺损伤小鼠模型和纤维化细胞模型中均表现出保护作用。这些保护作用归因于安罗替尼抑制TGF-&beta;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调节肺免疫微环境及其抑制M2c巨噬细胞。安罗替尼可作为预防和治疗RILI的一种有前景的候选药物。

  中性粒细胞减少预防

  艾贝格司亭α在接受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中风险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预防性应用的多中心探索性研究

  Efbemalenograstim Alpha Prophylaxis for Intermediate-Risk FN Chemotherapy in NSCLC: A Multicenter Exploratory Study

  通讯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黄鼎智

  第一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梦洁

  内容概要: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多中心、探索性临床试验,旨在探索艾贝格司亭α对接受中风险FN化疗方案且伴危险因素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计划纳入接受中风险化疗方案且伴危险因素的NSCLC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被随机分配至一级预防组或二级预防组。一级预防组在首个周期化疗结束后48±4小时皮下注射艾贝格司亭α,此后每周期化疗后相同时间点给药。二级预防组则在前一周期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后,于下一周期化疗后48±4小时给药。所有患者接受至少4个周期含铂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两组患者首个周期化疗期间≥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FN发生率、其他周期中≥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及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正在进行中。

  *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非广告用途;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


点赞()
上一条:孩子反复低血糖?当心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国内首个混悬液特效药已上市2025-08-26
下一条:天津和睦家2025流感疫苗首针正式开打 全面启动家庭防护计划2025-08-27

相关稿件

小细胞肺癌领域的新突破,安罗替尼奋勇当先! 2024-01-04
肿瘤生存环境削弱战——安罗替尼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 2023-10-25
安奈克替尼获批上市!80%的患者实现肿瘤缩小,ROS1肺癌患者又有新选择! 2024-05-07
当甲状腺癌遇上靶向治疗,安罗替尼精准突破“幸福癌”防线 2023-08-25
齐鲁制药伊鲁阿克III期INSPIRE研究达主要终点并入选2023世界肺癌大会口头报告 2023-08-18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