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 唐山卫健工作一直挺在前

作者:许贵元 王荣元 张晓伟 2024-01-15 11:10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 唐山卫健工作一直挺在前

新年新气象,喜讯悄然来。2024年元旦过后的一周多,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又呈现好势头。

1月9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与医疗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天津医科大学举行了签约活动。对此,唐山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市委书记武卫东、市长田国良等领导出席签约活动。分管卫健工作的副市长李建忠代表唐山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余鹰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社会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建立高效、务实、紧密、共赢、惠民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唐山市卫健系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24年,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圈”内的各地和各个领域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积极融入、主动作为、上门对接、密切联系,开展多领域合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医治“大城市病”,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唐山,作为首都的“东大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座举足轻重的滨海城市。市委、市政府认为,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沿海优势、开放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任务,协同大有可为、发展大有作为,创新空间广阔,应该名副其实地当好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和“领跑者”,体现唐山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彰显英雄城市的新时代风貌。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河北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唐山贡献”,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唐山时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的宏伟奋斗目标。

担负着全市770多万人民健康安全重要职能的唐山市卫健系统,在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中,一马当先、捷足先登、面向京津、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无数次上门对接、洽谈合作、互惠互利、共享共建,做了大量深入扎实、颇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分管市长和卫健委主要领导同志,多次率领本系统和各大医院负责同志,奔赴京津,直面对接,上门洽谈。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争取一批高质量、惠民生的“绿色项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百姓的福祉。全市各大公立医院和具有不同规模的民营医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能够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各显神通,使合作共赢搞得风生水起 、有声有色,为唐山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强化思想认识,坚持协同发展“一盘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要思想通,则“百事通”。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站在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协调联动、守正创新、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2019年1月和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强调指出:“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要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京津冀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市卫健委党组多次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盘棋”思想,找准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科学定位和精准合作方向,借助京津的医疗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发展自己、壮大实力、积蓄动能、创新发展,决心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协同发展需要。为了顺利承接北京医疗资源向唐山转移,必须具备宽松的接收条件,因此,唐山市把强化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实行统一协调和管理,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并把2023年作为 “项目建设年”,成立了项目专班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期高质量推进。市工人医院新增1500张床位,市中医医院新增1200张床位,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新增500张床位,市第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新增500张床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新增1500张床位,总投资65亿元。目前,上述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顺利推进,项目建成后,新增床位总数5200张,预计千人口床位数达到8.0张,可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健全完善援助体系,破解疑难杂症就医难。2023年以来,唐山市把建设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在深化探索医疗制度机制改革中,根据城乡群众迫切需求,建立了以市级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为依托,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以市级医疗资源为支撑,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为后盾的疑难重症援助体系,基本实现了疑难重症患者就医诊疗精准援助,以救助体系之“灵便”,解患者就医之“不便”。打通了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市、县两级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已建成,搭建起了“市级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和“京津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建立了市、县两级医疗援助会诊专家库,入库专家1894名。常态化开展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工作,完成远程会诊1673例,其中京津等外地远程会诊619例、市级远程会诊1054例。初步实现了“患者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有救治”的目标。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坚持政策导向,释放政策红利,赋能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首先,取消了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备案,彻底改变了异地就医先在本地备案,经允许后方能去京津大医院就诊,受到群众拥护。2023年4月1日起,唐山市参保人员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备案,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参保人员到京津就医,不再提高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实行“同级别同比例”待遇政策。直接结算范围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个人账户,京津冀异地就医待遇政策持续优化提升。其次,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质量共享。严格落实《京津冀鲁地区互认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和《京津冀三地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指南》,积极开展检查检验结果和影像资源共享评估工作。目前,唐山市已有25家医院与京津373家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认检验项目达50项; 30家医院与京津208家医院实现医学影像质量共享,覆盖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随着全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方便了群众享受京津两地优质医疗服务。三是放宽了京津执业医师来唐注册规定。2023年5月出台了放宽京津执业医师护士来唐注册工作的通知,凡是符合放宽注册条件的可以在全市任何一所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照本人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进行执业。由于放宽政策、敞开城门,吸引了大批有资质的医护人员纷纷来唐执业经营,施展才干,服务民生。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给唐山市卫健系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招才引智、学科共建、专科联盟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据统计,仅2023年以来,全市卫健系统已招聘引进各类高质量人才4710名,其中博士9人、硕士471人,招聘总人数及硕士研究生人数比原计划实现了翻番。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88项学科共建合作,加入了京津26个专科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2024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地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新的一年里,唐山市卫健系统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与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大学所属各医院,深入开展多元合作,全面提升唐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城乡百姓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作者中的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点赞()
上一条:今年省级以上集采药品数将达500个2024-01-15
下一条:蓝狙士助力防范JN.1变异株,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线”2024-01-15

相关稿件

区域发展新亮点·京津冀协同发展丨感受协同发展的持续动力 2023-06-19
京津冀产业如何协同发展,专家支招 2022-11-03
八年来,习近平始终牵挂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2-11-0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答卷 2021-12-28
冯竝:产业融合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2021-11-2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