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稳外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受预期偏弱、循环不畅、风险增多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自去年7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陆续出台配套措施,释放出助企发展的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继续推出高含金量政策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首次为招投标领域出台政策措施列明负面清单,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浙江省加快培育民营经济总部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营企业高度关注的公平竞争、研发经费、舆论环境等实际问题,各项帮扶政策持续落地显效。
也要看到,在不少地方和领域,民营企业仍面临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招投标区别对待、用地用能等关键要素受制约、拖欠账款等痛点难点。此外,部分涉企政策可操作性不强,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政策质量重于数量。为民企纾困解难、巩固经济向好态势,要求政策更加精准、更具可操作性,有效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惠企红利精准直达。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制度,整合金融、税收、就业等数据,加强对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掌握共性问题;也要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调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应畅通和扩大民营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政策制定离不开与企业互动,信贷投放怎样更精准、如何更好保障用地需求等现实问题,民营企业体会最深刻,其建议应成为出台政策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举措和涉企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企业建议,确保政策效果看得见、有实感。
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政策出台既要善抓“窗口期”,又要做好衔接过渡。对于已出台的政策,应开展执行情况跟踪问效,用实践来检验,考虑不周、难以落地的要加快调整改进,不合时宜、走样变形的要及时废止清理,与时俱进加以完善。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当前,一些地方还存在执行政策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让好政策成了吃不到的“馅饼”,过头承诺与空头支票问题也影响了企业发展积极性。要多种形式督查考核涉企政策执行情况,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问题解决机制,确保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执行不带水分、不留死角。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压实相关方责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把政策要义和企业关切结合起来;要明确责任主体部门,加强工作协同,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