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金观平:开动供需引擎扩大体育消费

2025-09-16 12:5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次阅读
 
金观平:开动供需引擎扩大体育消费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办最新发布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又一重要举措。

刚刚过去的暑期,“苏超”“浙BA”火爆出圈,成都世运会掀起观赛热,“跟着赛事去旅行”深入人心,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文体旅商实现融合发展。体育消费热点不断,在扩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但潜力尚未完全释放。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动能,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协同发力,以创新场景拓展消费空间,以优质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供给侧改革是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基础。当前,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仍存在短板,例如,高质量、个性化供给不足,新兴体育项目开发相对滞后,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深度不够,等等。破解这些难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一方面,大力推动“体育+”,促进体育与文旅、教育、健康、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复合的体育服务综合体与休闲基地,丰富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加快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发展智能场馆、在线健身、云端赛事等新模式,提升供给效率与质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高品质需求。

需求侧培育是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引擎。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民众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正从传统的观赏型、实物型向参与型、体验型加速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做好。应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场馆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消费门槛。鼓励企业聚焦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性价比与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消费黏性。同时,通过赛事运营、品牌营销、社区推广等方式,讲好体育故事,传播健康理念,营造崇尚运动、乐于消费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供需双侧发力,关键在于畅通循环、形成合力。政府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持,破除制度壁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企业要敏锐把握市场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严守安全底线,诚信守法经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应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制定标准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唯有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供给侧升级与需求侧培育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让体育消费的活力充分涌动。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各方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点赞()
上一条:金观平:开动供需引擎扩大体育消费2025-09-16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金观平:金融活水激发换新潜能 2024-04-16
金观平:擦亮特色文旅的“东北名片” 2023-10-02
金观平:持续营造民企“敢投”环境 2024-01-12
金观平:为民间投资营造更优环境 2023-08-20
金观平:宏观政策要合力扩需求 2023-06-1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