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治理创新赋能营商环境沃土——解码江苏泰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下的营商环境升级路

2025-09-05 11: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次阅读
 
治理创新赋能营商环境沃土——解码江苏泰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下的营商环境升级路

初秋清晨的凤城河波光粼粼,岸边晨练的老人谈笑风生,社区网格员拿着平板电脑录入民情信息,综治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市矛盾纠纷调处数据……这幅充满烟火气的平安画卷,是江苏省泰州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剪影。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泰州市立足“水城”特质,以“一站式”服务破解治理堵点,以数字赋能激活治理效能,以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全力打造“泰周到”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从“多头跑”到“一站结”,实现“零跑腿”

“没想到在一个地方就能把问题解决,不用再来回跑了!”今年7月底,在泰州市综治中心刚签下调解协议的市民吴先生感慨道。不久前,他因楼上水管破裂导致家中受损,与邻居、物业陷入赔偿纠纷。来到综治中心后,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通过视频连线法学专家远程指导,仅用1小时就达成调解协议。

高效处置的背后,是泰州构建的“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治理格局。全市三级综治中心统一“6+6+N”建设架构,整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等6大中心功能,设立综合受理、多元解纷等6大功能区,推动7733名专兼职调解员、122个行业调解组织入驻。数据显示,该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矛盾纠纷6.13万件,实质化解率达97.1%,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在泰州市海陵区,5名来自公检法司和律师行业的专家定期“坐诊”,2024年以来已化解相邻关系、物业纠纷等各类矛盾120余件。该区创新的“1+2+10”检企直通车机制,将法律服务延伸至企业一线,累计为278家企业排查法律风险点100余个。

在泰兴市滨江镇,“遗卡无忧”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到便利。通过打通公证处与银行的数据通道,银行卡继承业务从“多头跑”变为“最多跑一次”。该镇印桥社区的“警网法”融合模式,更是将调解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2024年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18%。

此外,泰州市政法机关还通过规范行政检查、转变执法司法理念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泰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强化“泰州市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全面部署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规范全市各执法部门落实检查前登记、检查中实时上传、检查后及时录入结果并告知检查对象评价反馈,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实现加速治理效能

“泰治理”信息平台的警报声突然响起——系统监测到某企业连续3个月未开票、社保缴纳异常。平台立即将信息推送至网格员,经实地走访确认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这是泰兴市“府院联动大数据预警”机制的日常一幕,通过整合税务、人社等部门数据,已精准识别并帮扶20余家困境企业。

江苏某科技公司因债务问题濒临破产,被大数据监测及时发现。2024年2月5日,泰兴市人民法院联合政府部门启动预重整程序,通过全国破产重整网招募投资人。从启动程序到恢复生产仅用5个月,盘活土地1.5 万平方米,化解债务5000余万元。“原本以为只能清算,没想到能重生!”重整后的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如今企业订单充足,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

这样的“数字治理”场景在泰州随处可见。泰州市公安局的“泰警数智”行动让可用监控总量达到14.4万路,数据总量同比上升39.2%;兴化市人民法院的“诉讼保函在线办理”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获评全省数字法院创新事例;兴化市“兴未来”平台接入1.1万路监控,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实行“一人一档一专班”管理,推动涉未成年人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50%。

在风险防控领域,数字化手段更显威力。三道治安“包围圈”实现市际卡口、重点路口监控全覆盖,1524支“平安义工”夜间巡逻队配合智能预警,让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5.6%,夜间安全感跃居全省第一。

为更好地维护安全稳定,泰州市各政法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平安园区、平安企业”等系列平安创建,构建完善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泰州市公安局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突出问题整治,严厉打击堵门堵路等违法行为;泰州市人民检察院高压严打制售伪劣商品等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护创新 泰知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品牌,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从“政府独奏”到“社会合唱”,实现治理“聚合力”

“感谢法学专家帮我们讨回工资!”在泰兴市河失镇矛盾调解室,几名工人拿到拖欠工资后连声道谢。这起劳资纠纷能快速化解,得益于该镇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的“共同理 大家评”机制——由法学专家、乡贤、企业代表组成评议组,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化解矛盾。

这种多元共治模式已在泰州遍地开花,该市已建立213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在9大领域组建专业调解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网络。泰兴市法学会的“双进工程”组织30名法学专家下沉基层,2024年化解金融纠纷1325件、商事纠纷59件,为企业挽回损失近3亿元。

在化工产业集聚的泰兴市滨江镇,“化工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颇具特色。该镇将190家规模以下企业纳入68个治理网格,建立“法学专家库”“律师资源库”,通过“派单、拼单、配单”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无人机监管空白,法学专家及时提出法律建议,推动209台无人机完成实名登记。

兴化市则将多元共治延伸至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作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该市创新“红橙黄蓝”四色管理机制,对882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实行“一人一专班”帮教。“益行”儿童基金会募集的1200余万元资金为困境儿童提供应急救助,9所学校的“润心”驿站让校园成为安全港湾。

此外,泰州市政法机关还通过多种方式凝聚治理合力,优化营商环境。泰州市司法局全面深化“益企律来”涉企法律服务,建成大健康产业法律服务中心,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完善风险防控。泰州市公安局致力打造亲清新型警商关系,建强2.0版“中心+前哨”阵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泰州市法学会在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试点建立法学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发放“法律服务券”,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已服务企业2000多家,助力企业防范和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兵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真正让法治成为泰州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从凤城河的桨声到园区的机器轰鸣,从社区的调解室到企业的生产线,泰州的基层治理创新如春雨般浸润每个角落。在这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数字赋能让决策更精准,多元共治让力量更聚合,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正是泰州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密码,也是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泰州正以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和更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绘就幸福底色。

点赞()
上一条:协同营商“一盘棋”2025-09-05
下一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5-09-11

相关稿件

泰州推出优化营商环境“70条” 2021-09-22
强化系统治理 优化营商环境 2023-06-19
曹钟雄:从平台治理看营商环境 不应拼速度更该拼健康 2021-06-08
路杰: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二) 2021-06-16
路杰: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一) 2021-06-16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