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烟台片区破局海洋经济短板——
盐碱滩上建起“蓝色粮仓”
8月30日,张宁看完最后一个鱼池后,眼睛逐渐眯成了一条缝:“每天我都会挨个鱼池走一遍,要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尤其是想着我们培育的苗种能畅游海湾,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张宁是烟台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所在的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黄盖鲽国家级原种场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借助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以下简称烟台片区)的东风,公司鱼种入选增殖放流的数量稳步提升,自2019年起年均增长50%。但在此前张宁对自贸区的概念还心存疑惑:“开始并不了解自贸区对企业的意义,尤其是我们的行业和区域发展步调似乎并不一致,但现在我们看到了烟台片区对海洋经济的重视。”
烟台片区地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30多年前,因“黄沙从秋刮到春,提来咸水洗衣裳”而“闻名”于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这里从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崛起成为了烟台西海岸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工业经济虽发达,但传统的灭绝式捕捞却让501.5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资源逐渐萎缩,这也成为了区域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改变这一局面,2019年烟台片区挂牌后,聚焦生态修复和保护,构建起“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通过现代化海洋渔业项目培植,目标直指建成“蓝色粮仓”。
“建成‘蓝色粮仓’,烟台片区有自己的先天优势,辖区内拥有安源水产、天源水产、海益苗业等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密集程度居全国首位。同时‘大养护’格局前不久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评的案例。”烟台片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海洋渔业管理处处长张颖说,片区紧扣特色定位,聚焦生态修复和保护,在全国搭建起苗种繁育、野生驯化、养殖以及资源修复长效监督评价“四大体系”,为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实现增殖放流标准化提供了系统方案。
“大养护”格局案例在全国率先将“政企社科”四方联动机制引入增殖放流体系,大大增加了增殖放流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也正是借助这一契机,张宁所在的宗哲海洋科技在7月9日开展的“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共放流鱼苗10万尾。
“通过规范和利用社会化放流资源的手段,在每年休渔期定期投放水产苗种让“蓝色粮仓”逐渐丰盈起来。”张颖介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片区近海海域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大幅改善,渔业生物的资源量和多样性趋于稳定,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了30%以上。
滩涂虽广,却没有一寸可供挥霍的空间,烟台片区以大项目为抓手,努力将“蓝图”变成“实景图”,把“潜力”转化为“硬实力”。总面积8.4平方公里的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已启动建设,着力打造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现代海洋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先后签约落地了100亿元的“百箱计划”经海渔业项目、50亿元的“蓝鲲号”高端海洋装备项目和陆基高端三文鱼工业化养殖挪威海洋牧场等高端项目,仅2020年便签约落地项目270.4亿元,为往年同期3倍,带动片区涉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到2025年,片区力争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涉海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0%,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超过25%。
(本报记者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王聪 朱先俊 李晓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