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经济韧性凸显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2025-07-17 11: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经济韧性凸显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伴随着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和强大韧性,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外资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资产价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看多中国经济、看多中国资产正在成为主流观点。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资产仍处于估值洼地,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具体看,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1-5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在消费端,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

  实际上,稍早之前,就已有不少外资机构上调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日前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双双上调,认为现行的政策框架旨在为经济托底,重视科技创新,稳健推进经济再平衡。德意志银行日前上调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该机构表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投资新兴市场的资金关注焦点已从印度转移至中国,中国科技股票值得投资者关注。

  盛来运表示,不少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发表展望报告,多数机构都是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放缓,但是这些机构大多不约而同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显示了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焦点图模板.jpg

潘悦 制图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基础。在这一背景下,看多中国资产特别是中国的科技资产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内外资机构的共识。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亚洲年中展望显示,进入下半年,中国科技板块蕴含超额收益机会,尤其是在AI应用日益普及、利好政策持续以及DeepSeek的突破带动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的支持下。由于估值仍然合理,盈利增长预期强劲(2025年预估为26%),且货币升值带来额外的上行潜力,该机构继续看好中国科技板块,青睐在线游戏、云服务、在线旅行服务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头部公司。该机构强调,在AI采用提速、国内政策支持以及自下而上基本面改善的支持下,中国科技板块“具吸引力”。

  高盛近日则将MSCI亚太(日本除外)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再度上调3%至700点。高盛表示,维持对中国的“增持”立场。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预计沪深300目标点位为4600点,MSCI中国目标点位为84点,隐含约10%以上的上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还指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重估,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仍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而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这或许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全球资本重估或刚刚开始。

  中信证券则指出,美元缺乏长期走强基础,当前非美资产配置偏好上升,亚洲权益资产正在稳步重估,港股等新兴市场权益资产表现亮眼。2025年以来(截至6月30日),MSCI-新兴市场涨幅达14.2%,大幅跑赢MSCI-发达市场的8.1%。当前中国市场依然是估值洼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估值水平、绝对估值分位水平均显著低于美股、日股等市场。该机构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资者在港股、小微盘和产业赛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赚钱效应,新发产品开始温和回暖;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趋近于底部,投资者耐心有所好转,信心还有待恢复等等。

  实际上,从全球主要市场估值对比来看,A股市场具备显著的估值优势。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截至7月11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PE(TTM,下同)分别为15.30倍、27.20倍和33.06倍。其中,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位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中位数附近,创业板指则显著低于历史中位数。相比之下,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PE分别为28.02倍、42.43倍和31.24倍,均显著高于自2010年以来的历史中位数。

  申万宏源研究则指出,截至2025年6月30日,沪深港A-H溢价回落至130%以内,与2021年初水平相当,另有5只A-H两地上市的股票出现港股估值溢价,即港股PE估值高于A股PE估值,港股出现估值溢价,显示外资对中国核心资产仍有大量配置需求。

  另一方面,从资金端来看,A股市场的流动性环境也较为积极。光大证券则指出,除基本面因素外,微观资金热度今年以来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高涨幅个股(涨幅 9.5%以上)数量及比例均处于相对高位,反映市场赚钱效应相对较好,催生了微观层面个人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投资热情。除直接开立个人账户外,个人投资者也在以ETF方式持续入市。在低预期收益率环境下,权益市场有望更好地吸引资金流入。光大证券研究还显示,今年以来,机构偏好的宽基指数ETF扩张迅速,沪深300、中证100指数ETF净流入分别达840亿元、218亿元,机构持续增持被动基金。截至6月30日,保险公司今年举牌次数已达17次,主要集中在银行股,举牌次数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险资入市节奏持续积极。

  招商证券表示,目前来看,市场正在逐渐产生增量资金流入的正反馈。具体包括:融资资金持续净流入,偏好科技成长方向;行业与主题类ETF不断流入,是今年市场的重要特征;量化私募目前呈现加速流入的态势,可能成为高净值客户进一步资金入市的对象;北向资金二季度延续净流入趋势等。


点赞()
上一条:经济韧性凸显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2025-07-17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为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2023-11-21
看好中国经济 外资机构积极布局人民币资产 2024-04-22
外资机构:中国资产不是一个备选项 而是必须投 2022-10-12
外资机构加快调研步伐 积极看多中国资产 2024-01-27
上调·增持·看好——三个关键词解读外资金融机构缘何看好中国经济 2023-02-0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