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专访中国国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豹:(引题)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要服务于央企的使命责任(主题)
2023年以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又称“中特估”)概念成为A股市场备受追捧的投资主线之一。据Wind统计,5月新发行央企系列指数基金产品逆市获得超募,实施比例配置,这反映了当前市场对于“中特估”的态度。
去年9月,中国国新率先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开发了“1+N”系列央企指数,并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基金公司发产品跟投。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国新对“中特估”作何理解?新形势下,央企上市公司“练好内功”又有哪些含义?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点有何变化?围绕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国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豹。
理性看待“中特估”概念股短期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自2022年“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出以来,“中特估”概念大热。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豹:自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以来,“中特估”概念在市场逐渐发酵,并逐渐聚焦为国资央企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市场将“中特估”与央企上市公司估值重塑相关联,与近年来国资委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央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有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资委先后推出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完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开展“混改”、“双百”、“科改”等专项行动试点,发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专业化整合、引入积极股东等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结构优化、治理改善、提质增效。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2022年5月,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在推动平台优化、促进治理改善、强化创新增长、增进价值实现等方面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要求。
随着央企基本面在多年改革进程中的逐渐改善,长期关注央企的投资者已经获得了明显高于市场的投资回报,从2020年年中以来,我们发布的可以全面表征国资央企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国新央企综指上涨34.41%,高于市场一般水平。我们认为,国资央企上市公司已经在基本面改善的推动下,逐渐显现长期投资价值,成为市场投资的新主线。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来,央企股票指数整体涨幅高于大盘。对于当前央企上市公司估值,您有何评价?
王豹:股票的涨跌是市场化交易行为的结果,今年以来央企股票的表现相对于大盘整体来说较好,这是市场投资者对于央企上市公司价值认可的体现。考虑到央企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涉足行业很广,不能一概而论,而且短期的涨跌幅可能受市场情绪影响,很难进行评价。因此,还是应该从公司基本面研究出发,冷静理性地看待短期波动。
我们始终认为,无论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探索建立,还是央企的改革发展和价值创造,都属于长期工程,不是为了短期拉升股价。
央企上市公司内外价值要齐头并进
证券时报记者:估值高低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长期看,“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是提升市场认可度的重要内容。请问您对央企上市公司推进专业化整合、注入优质资产等工作有何建议?
王豹: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推动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力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更加需要集聚资源、集中能力,这也是我们未来的重点支持方向。
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国国新累计出资近千亿元支持央企股权多元化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展现运营公司价值担当。国新投资作为中国国新确定的专业化、市场化股权运作平台,主动发挥资本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助力央企上市公司专业化战略性整合。
我们参与了中国船舶重大资产重组、中金黄金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以及中国海防、中国铁物等重组整合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利用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助力央企上市公司专业化、产业化战略性重组整合,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证券时报记者:提升投资者认可度也需要企业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新形势下,央企上市公司不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王豹:央企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国新投资持续组织重要机构投资者与央企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的面对面交流,实地参观调研央企重要项目,促进专业机构投资者加深对央企投资价值的理解和认可。
自2020年以来,国新投资共带领76家次的头部机构投资者的120余位投研人员,走进了1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效推动提升央企上市公司市场关注度。
针对央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市值大、业绩好,但资本市场关注度低、估值低等特点,我们开展破净央企上市公司系统性研究分析并研拟解决方案。
我们也与中国建筑共同策划“走进中国建筑、走进大国栋梁”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系列服务方案,全面促进其提升关注度、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在当升科技新款锂电池正极材料全球新品发布、中航科工亮相珠海航展等关键时期,联合相关上市公司开展反路演、集中推介等活动,有效提升企业资本市场形象,引导投资机构关注发现企业投资价值。
我们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要充分发挥资本支持、资本赋能、资本引领的重要作用,坚持市场思维和问题导向,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建设,推动央企上市公司内外价值齐头并进。
央企价值导向和长期发展方向是布局主线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9月,中国国新率先与上交所开展服务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合作,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发布“1+N”系列央企指数。其中,“N”涉及科技引领、现代能源、股东回报等多个主题。能否请您介绍这背后有哪些挖掘和把握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考虑?
王豹: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央企业肩负着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安全支撑,推动共同富裕等使命责任,指数的选题与央企的价值导向和长期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指数方案编制以专业性、可投资性为原则,通过深入的政策研究、市场研究和公司研究挖掘央企价值主线,3条指数从不同维度反映实体央企的投资价值,形成差异化定位,以满足不同资产配置目标的投资需求。
以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为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央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国产替代的排头兵,掌握众多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重点环节。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在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以及通信设备等行业优选研发投入高、成长能力强的50家央企上市公司,入选企业多为领域内头部公司,反映中央企业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在支撑和助力央企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方面,请问您有哪些可以分享的见解和经验?
王豹: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国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加大科技创新类央企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和运作模式探索。
一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央企上市公司,支持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二是沿链投资补短锻长,以股权投资板块为例,在航空装备产业链领域重点投资了中直股份、中航电子、昊华科技、钢研高纳等公司,形成了以直升机主机制造为中心,辐射航空有机材料、发动机涂料、高温合金,以及航空电子系统、通信连接器件等关键产品的投资链条;又比如在数字经济产业链重点投资了中国移动、奇安信、中芯国际、萤石网络等公司,从算力网络建设和数字服务运营向上下游延拓,涉及人工智能应用、网络数据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代工封测等核心领域,助力相关央企上市公司加快创新研发,保障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同时强化产业链合作创造协同价值。
三是作为积极股东促改革释活力,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国新投资目前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当升科技为例,通过支持企业落实和完善超额利润分享这一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对当升科技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