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用好用足宏观政策释放红利

2025-07-07 10:36 来源:中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次阅读
 
经济日报:用好用足宏观政策释放红利

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压力犹存,需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通过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就可以更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发展动能。

  近日,财政部公布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此外,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的消息也引起高度关注。一系列密集举措显示,宏观政策正在加紧发力,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更坚强支撑。

  从总体看,今年宏观政策呈现“靠前发力”的特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前5个月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达4.2%,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各项重点支出保持较高增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促进了国内需求扩大,生产供给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例,下达162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行强力支持,点燃消费热情、释放内需潜力。此外,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带动投资作用持续显现,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不过,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压力犹存,需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推动政策尽快、充分落地见效,更好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已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红利。促进扩大内需方面,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三季度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即释放了这个信号。今年用于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总额达5000亿元,通过及时、有序下达新的批次资金,确保“两新”资金供给,提升“两新”政策效能。另外,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我国宏观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面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应提高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更好地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本面。近期,央行、财政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设立额度达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举措,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反映出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正在持续加力。此外,有关部门也明确要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频频出手的“大招”,显示出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尽管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通过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就可以更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发展动能,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发展的基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点赞()
上一条:经济日报:用好用足宏观政策释放红利2025-07-07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专家谈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夯实中国经济复苏基础 2023-06-27
下半年经济怎么干①: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2022-07-11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怎样实施 2021-08-09
专家解读 | 宏观政策配置新格局下,经济工作怎么干? 2022-06-30
金观平:宏观政策要合力扩需求 2023-06-1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