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种粮大户张文龙创建“家庭农场”,千亩承包田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山东省聊城市新农人赵善芹利用现代播种技术,精细控制种植密度,提高种植效率;河北省沧县新农人张宸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拥有农机设备的农户加入,共同发展土地托管服务……这些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既下得了地、赶得了海,又积极拥抱互联网,正活跃于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所谓新农人,是指具有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各环节为主要收入来源,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着力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形成了40多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620多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900多万名高素质农民,形成了“头雁”领飞、“雁阵”高飞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农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正为农业农村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不过,一些新农人还没有掌握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缺乏系统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等,这些都成为新农人的短板和掣肘。新农人要在坚持锻长板的同时,着力补短板,努力提升综合素养。
一方面,新农人需积极学习新技术。伴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2.4%。很多农业新技术进入农民视野。比如,设施农业、立体栽培等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传统农业逐步告别“靠天吃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的应用,让农民种田越来越轻松高效。新农人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生产模式,努力掌握数字化生产技能,提高粮食种植质量和效率,让种田越来越高效。
另一方面,新农人要掌握农林经营管理知识。新农人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院校线上线下资源,学习更多农业技术和农林经营管理知识;并利用好农业高校院所的科研优势,争取他们在良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等,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掌握农作物生长规律、学习种植技术、了解作物生长情况、积累农田信息与生产数据。此外,新农人要多向传统农民请教学习,新老农人之间加强联合和合作,一起把产业做大、链条做强。
当下,农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期待更多新农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用新技术为农业赋能,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济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