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6月12日电 题:绍兴:城乡绿色发展道路越拓越宽
新华社记者方问禹
每天清晨早起,90岁的棠棣村村民刘阿锦沿着花木葱郁的兰泽路走到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测血氧、量血压,之后再散步回家。
“如果一天没出家门,儿子手机就能收到信息,会及时打电话来关心。”刘阿锦说,他更愿意留在村里养老,因为环境好、人气旺、生活方便,孩子们也放心。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景色(6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沿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脉络,从发起“厕所革命”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村民生活像花一样美丽。
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说,是“千万工程”改变了全村面貌:它给农村带来优质的水、土壤和空气环境,村民的花木生意才能做大做强。
6月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拍摄的兰花数字工厂。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起步,“千万工程”在实践中不断拓宽的绿色发展道路,也为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越城印染、柯桥纺织、上虞化工、诸暨五金、嵊州领带、新昌轴承……我国改革开放大幕拉开,浙江民营经济万马奔腾,绍兴则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
2017年,绍兴作为浙江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综合改革试点市,下决心全面启动有关产业“跨域整合”,将越城区印染、化工企业分别整体搬迁集聚到柯桥区“蓝印时尚小镇”、上虞区。
6月8日,游客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的兰花数字工厂观看花卉。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棠棣村所在的绍兴市柯桥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块状经济”的一块高地。这里年纺织品出口额超过千亿元,贸易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柯桥柯海公路上,满载布料的来往货车川流不息:由南向北是运进“蓝印时尚小镇”进行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则是五颜六色的纺织面料,分散到产业链下游。
高度集聚、绿色发展的柯桥印染产业,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纺织业提供支撑。这个曾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传统产业,已经呈现崭新面貌。
一些印染从业者回忆说,以前上班要多带一双鞋子:从印染车间出来,鞋子脏得没法穿。现在的印染车间里,可以穿白色鞋子进出。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拍摄的兰花数字工厂(6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走进位于柯桥区“蓝印时尚小镇”的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墙上“以绿色领航,以科技创变,重构印染”的橘黄色大字十分醒目。厂区内,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相关的工作指令,系统就会自动调取相应染料,称料后通过五颜六色的管道自动输送至对应染缸。企业董事长傅双利介绍,企业投资10亿元打造“智慧工厂”,基本实现印染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染料用量、浪费大幅减少,节水将近60%。
印染产业蝶变,是绍兴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缩影。
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绍兴推动有关产业更加集聚集约,城市与乡村以生态建设为纽带加速融合发展。
5月10日,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这是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平台首家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
在绍兴市越城区,以中芯、长电、豪威等链主型企业为引领的集成电路产业,已经集聚上下游将近100家企业。当地主导产业,已经从印染、化工转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