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扫盲到基础教育的实现,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到通过“一根网线”把全球优质资源引入寻常百姓家;从教育扶贫到教育公平的深化改革,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中国教育成就斐然。
然而由于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城市内部各收入阶层之间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一线和非一线城市,甚至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优质教师稀缺、教育水平低下等情况,教育公平的实现仍然面临着很大挑战。我们以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为例,据亿欧数据报告显示,两地中小学在校生之和只有130万人左右,而仅河南一省中小学在校生就高达1581万人,学生数量是两地之和的5倍。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由于河南学生人数过多,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教师资源显得捉襟见肘,每个老师负担的学生远远高于北上两市。在家庭教育经费支出上,2016年全国普通小学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9432元,而北京和上海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教育公平已成为近几年全国两会持续关注并寻求解决的热点话题之一。有人说教育公平是一场马拉松,不能求之过急。但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线教育的迅速崛起,为破解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了新契机。2020年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下,让在线教育从一线市场的弄潮儿真正深入到三四线用户中,更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一份“看得见”的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催生刚需
在线教育“逆行而上”
面对突发疫情,全国教育系统迅速行动,开启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迫使全国亿万师生全面触网,足不出户的在线学习方式也第一次进入正规教学环节中。随着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提出,在线教育企业也纷纷推出免费学习课程支援抗疫。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非一线城市用户的关注,还让不少用户与在线学习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人们对在线教育的印象也有了新的了解和改观,对广大学生群体的在线学习习惯起到了一定的培育作用,大大提升了在线教育下沉市场的渗透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28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其中,有2.65亿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虽然疫情期间,线上教育“临危受命”,解决了不少教学机构的燃眉之急,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也暴露出在线教育企业在技术能力、内容供给、互联网适配、教师素养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欠缺,在线教育企业需进一步修炼“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硬核实力。
“在线+普惠 ”
促进教育公平
在线教育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能精准触达求知人群,让教与学变得更为方便灵活,用一根网线和一块屏幕,高效便捷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仅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窗口,也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在线只能起到优质资源导入,面对高昂的费用,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以我们K12在线英语赛道为例,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K12人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并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需求。但欧美外教课单价在130元左右,“奢侈”的费用使金字塔尖的家庭才能享有。因此,普惠教育才能让优质资源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助推普惠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也需要社会众多企业的帮助与支持。作为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线英语教育企业,51Talk在成立之初就提出“教育不应该是奢侈品”的办学理念,誓将把国内“奢侈”的英语学习变得大众化、平民化,为缩小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缺口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51Talk依托于高性价比的菲教资源,发布普惠教育战略,将每节外教课程的平均课时单价限定在40元左右,不仅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变得触手可及,还能让全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请得起好外教。
政企“甜蜜”牵手
助推实现教育公平
在线教育不仅是疫情中逆市上涨的新经济代表,更是教育公平实现的有力助推器,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细化政策,科学管理。目前行业监管政策文件和地方细则较多,但从法律依据层面考量则处于完全脱节状态,政府应根据线上培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匹配制度,形成科学监管模式。如果完全按照线下政策逻辑一刀切式地进行管理,势必造成政策监管实施层面上的困难。
二是建立在线教育协作平台。在线教育民间协作平台的建立,可推动在线教育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鼓励创新,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扶植。政府应对在线教育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和高端人才需求供给,利用在线平台优势,导入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普惠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也将在国内逐步构建,51Talk也愿意与政府及社会各界朋友携手努力,共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蓝图。
(本报记者何芳采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