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嗨学网关注到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该通知对全省建筑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核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从2025年9月20日起,将对使用外省职称证书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类行政许可等事项的企业进行全面核查。这一举措无疑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挂证”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通知首先规范了职称人员的管理。对于使用外省职称证书的企业,需提前将证书信息录入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系统,并选择核验方式。企业可选择转入核验,即重新审核确认原职称并换发浙江省电子证书;或选择网站核验,以上级平台的查询结果为准。这一规定确保了职称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避免了虚假证书的流通。
同时,通知还加强了技术人员的审核力度。所有录入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均需上传个人承诺书、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凭证等材料。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信息录入的门槛,也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对于省外企业的人员入库,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审核标准,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还特别压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企业需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并承诺所有录入信息均真实无误。对于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应开展背景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社保缴纳凭证、工资发放流水、个税、注册轨迹等。这一规定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人才选拔和管理的规范性。
为了打击弄虚作假行为,通知还明确了相应的惩处措施。一旦发现企业或个人存在录入信息不准确、承诺不实、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信用惩戒。对于使用虚假业绩申报资质的企业,更是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对相关人员实施信用惩戒。这一举措不仅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保护了诚信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嗨学网认为,此次浙江住建厅对“挂证”行为的整治力度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以往可能通过一些手段躲避审查的“挂证”行为,现在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和惩处。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净化建筑行业的人才市场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当然,在严格的审查之下,也不乏一些可能被误伤的情况。例如调动工作但合同尚未签订、职场空窗期找三方代理缴纳社保等。对于这些情况,嗨学网建议相关人士及时开具证明、说明情况,并尽量避免使用三方代理平台缴纳社保,以降低被误伤的风险。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不属于“挂证”的几种情形,如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导致社保缴纳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一致等。这些规定的出台,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保障了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从长远来看,此次浙江住建厅对“挂证”行为的整治利大于弊。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对部分企业和个人造成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持证人的专业与技术,回归证书本身的价值。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