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民航新质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作者:丁雪峰 2024-07-15 21:38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民航新质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的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民航新质人才是推动民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作为创新的基础,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因为人才不仅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技术实施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推动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人才扮演着发起者、实践者和变革者的角色,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人才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标准,人才素质优劣直接决定生产力的成败。
  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变革,需要新的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广大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新质人才”是重要成功前提。新质生产力模式需要的新质人才可以定义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下,具备创新意识、跨学科能力和数字化技能,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掌握并引领未来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新型复合人才。民航新质人才就是在民航领域具备上述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
  二、民航新质人才在新时期的新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航业是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民航运输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发挥着促进内外部循环、扩大流通的支撑作用。民航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是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引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民航自身已经成为汇聚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海量数据载体,依托民航的大数据资源和民航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有利于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中国民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民航必须扛起交通先行、民航快行的重任,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集聚力量组织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C919系列国产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生物和煤制航油等重点产品,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大力发展民航新质生产力。民航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有5个方面:自主创新为新引擎;数字智能为新介质;智慧民航为新阵地;人才素质提升为新动力;民航+数字产业、先进制造、绿色低碳要打造3个新赛道。
  因此,培育一大批具备创新意识、跨学科能力和数字化技能,掌握和引领民航业未来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民航新质人才,是推动民航新质生产力赢得竞争新优势的基层工程。民航新质人才和民航战略人才、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大国工匠等提法相比,因为人才分类的维度不同,其价值作用也有很大区别。培养民航新质人才,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引领民航业原始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新质人才第一强调的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只有有高水平创新人才供给,才能创造出多种生成要素配置组合的效率和生产力质态跃升,才能有高水平创造性贡献,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和核心要素。民航新质人才的新就是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通过创新积聚民航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管理和科技人才。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民航工作全过程全链条,推动飞行、飞标、适航、机场、空管、安保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引领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民航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开辟民航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引领民航业融合创新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系统提出的“融合创新”,指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越来越频繁。传统的学科边界已经变得模糊,跨学科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创新。”融合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的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必由的创新之路,其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的深耕,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领导。民航新质人才强调的跨学科能力,就是复合型人才具备的学科间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能力,通过新质人才聚焦底层共性技术突破创新,融合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以基础研究促进技术迭代升级,更好地适应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需求。
  3.引领全球民航业前沿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新质人才要注重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未来机场及智能装备、空域融合安全运行、下一代通用航空运输系统更是以数字技术为底层支撑,民航新质人才的作用领域相对于传统生产力,不仅要具备民航传统的航空、机场、空管、适航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能聚焦未来民航高科技前沿领域和大飞机等战略领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来引领科技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民航局先后印发《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关于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安全运行、服务营销、智慧管理等领域的民航业务场景与技术革新、数字化平台不断融合创新,研究新技术、新理论,开展新探索、新实践,形成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实践体系的中国方案。未来更要通过民航新质人才的创新探索来争夺民航业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朋友圈,促进国产航空产品、中国规章和标准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民航新质人才培养的四条路径
  新质生产力相对应的新质人才理念和方法创新,就是通过人才发展理念和人才工作体系之“新”,促进人才队伍结构和人才创新效能的全面优化提升。民航新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对于新质生产力人才的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跨界、贯通、一体推进要求,过去高校的精英教育、关门办学、自给自足等模式,传统教育崇拜书本,追求唯一答案,评价标准化、统一化等,已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时代。新质人才应具备新科技理念,能够运用新技术工具,解决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发展问题,其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创新教育、跨学科教育、国际化教育、数字化教育等。
  1.坚持创新教育,构建面向未来民航产业的新质人才创新生态
  人才是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发挥人才主体作用,就是要发挥好人才的创新活力,让其贯穿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全过程。要聚焦未来民航产业战略性布局,构建以新质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全面提升教学培训质效。坚持工程牵引,发挥重大人才项目聚才用才的引领作用,成建制体系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加速打造民航高水平新质人才创新高地,把握战略主动,做好战略布局,围绕新质生产力科研高地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具有科技前沿引领力、创新资源集聚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一流人才,带动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和跟踪机制,给予接续培养、长期稳定支持,让青年人才有机会有条件挑大梁、当主角,建立健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的制度机制。
  2.坚持跨学科教育,创新民航新质战略人才培养模式
  “战略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引领科技自主创新、催生生产力质变。要强化培训需求分析,突出党的创新理论、紧扣民航安全主题、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项目开发,在综合研判我国民航发展新趋势、新需求基础上,培育民航战略性急需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新质人才。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大力加强研究式学习。着眼应对民航业未来挑战,强化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供给和前瞻性布局,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新质人才。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坚持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质人才
  持续开展民航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构建基于胜任力的民航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面向行业的多层次、多类型、可持续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场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质人才。
  4.坚持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民航新质人才培养创造智慧环境
  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教室、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促进教师和学员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时代所需的创新开放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着力提高民航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培训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研究和实践,运用多元化数字教学方法,推动在线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教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作者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点赞()
上一条:聚焦“五力”发挥“五种”作用 夯实基层党支部建设根基2024-07-15
下一条:乌镇仲夏夜演出季7月27日梦幻启幕2024-07-15

相关稿件

医科达中国区总裁龚安明:以融合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轨共塑新质生产力 2024-04-30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数字化助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2024-03-13
优化“芯”人才培养路径 2022-03-07
高途集团与河南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4-01-04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网安人才培养 | 长扬科技工业安全靶场产品线全新升级 2024-06-1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