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年产量仅12万吨,人均还不到半斤油,一顶“贫油”的帽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对我国实施石油禁运,妄图扼杀红色政权,并断言,红色中国没有足够的燃料支撑一场哪怕是防御性的现代战争……甚至连几个星期也不行。朱德总司令忧心忡忡地说:“没有石油,飞机、坦克、大炮不如一根打狗棍。”
陕北是我国最早发现石油和准确命名石油的地方,陕北找油并不容易。怎么办?上,困难;不上,更困难。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提出: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等油用,才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石油工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孕育了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锻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企业文化。长庆油田高质量建成西部大庆,年产油气当量攀上中国石油工业的新高点,靠的也是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安塞油田作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原点,能够从一次次困境中走出、发展、壮大,同样依靠不断积淀、丰富、发展的石油精神和文化支撑。
40年艰苦奋斗发展历程,安塞油田坚持传承发扬延安精神、石油精神、解放军精神,培育发展了极具特色的好汉坡精神,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先进典型,极大地带动和鼓舞广大员工“身在延安学延安、忠诚担当献油气”,坚持“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上铸丰碑”,创造了攻克低渗透、发展低渗透的一系列英雄壮举,在宝塔山下书写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恢弘诗篇。
铸牢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在新时代的感召下,长庆石油人必将用新的姿态、新的奋斗,让石油文化成为石油事业的精神引领,也必将让石油事业推动石油文化释放恒久活力。
从传承延安精神看“石油工人心向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一条心”
60至7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各条战线都焦急地等待着石油。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一些地质学家一直断言,中国是个贫油的国家。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是革命圣地、红色摇篮,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地方。1974年,长庆指挥部组织钻井、井下、采油、油建、筑路五路人马开展的“五路会战”告捷,原油产量翻番。在压裂攻关中,长庆石油人吃“压裂饭”,唱“压裂歌”,在磨刀石上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用科技利器开辟了新路程。安塞油田会战之初,数万石油大军拉着架子车,背着行李卷,不分昼夜长途跋涉,向陕北急速进军。各路参战大军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唱“压裂歌”、吃“压裂饭”、过“压裂年”,在广袤的黄土高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奋斗身影,成为那个年代石油人心中的丰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安塞油田物性极差,有效渗透率仅为0.49毫达西,岩性致密,勘探开发之难世界公认,美国CER咨询公司定性为一个无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1983年12月,部署在陕北谭家营塞一井,获日产46.5吨工业油流,被誉为安塞油田的发现井、长庆油田的功勋井。如今,一块刻着“塞1井”字样的巨石竖立在此,向世人讲述着第一代长庆石油人的创业史。近年来,安塞油田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规律,不断更新油田开发管理的思路、技术和方法,在增储建产、精细有效注水、老油田加密调整、重复压裂改造、提高采收率及采油工艺配套等方面持续攻关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换,重点目标领域不断拓展。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塞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前期技术攻关花了8年时间。面对选择开发方式、适用配套技术等方面无经验借鉴的现实难题,先后开展单井、井组、先导性及工业化开发试验,深化对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论证注水开发可行性,初步确定了油田开发的配套技术,发展完善了钻井、压裂等配套工艺。作为开发时间最长、最早进入中高含水期的王窑作业区,根据油藏重新认识和油水运动特点,适时进行注采平面、注采参数、注采结构、井网系统调整等现场试验和推广,历经多年总结摸索出油藏综合评价、精细注水工艺、优化布井、超前注水等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主要技术,推动开发效果得到不断改善。
安塞油田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在挺进陕北、为油而战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的英雄壮举,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石油铁军,使延安精神在建设“西部大庆”的伟大事业中永葆活力、焕发光彩。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征程上,安塞油田将始终牢记“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嘱托,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为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不断彰显央企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价值。
从弘扬石油精神看“头戴铝盔走天涯、石油工人有力量”的“一起干”
对于中国石油来说,松辽大地上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原油的背后,陕甘宁盆地里诞生的中国第一大油气田背后,西气东输的滚滚蓝金背后,都有“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文化基因密码……独特的石油文化,薪火相传半个多世纪,成为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壮大的不竭动力。
40年前,原是黄土高原腹地上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山坡,却因为一群特殊的人被赋予特殊的内涵,响亮的“好汉坡”之名成为石油人重要的精神标识。
好汉坡海拔1300米,坡度70度,山势险峻,坡陡崖深,被当地老乡称之为“阎王坡”“无人沟”。1990年,数以千计的石油人驻扎安塞县王窑乡高沟口,在梁峁交错、沟壑纵横的荒原中竖立井架、建起井站、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硬是在一条巡井的羊肠小道上踏出创业之路,在“不能效益开发”的“磨刀石”上建成了现代化油田。
“好汉坡上好汉多,风似钢刀雨如梭。让那青春来拼搏,莫将岁月空蹉跎。”王三计量站建成之初,管理着东西两面山上的16口油水井的生产计量工作,站内8名员工以管桥越沟、以羊径登山,酷暑坡上爬、阴雨坡上过,狂风不停留、飞雪照旧走,硬是在上坡下坡的往复中,踏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一条希望之路。由于坡陡、山高,巡一次井爬一次坡,必须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久而久之,王三计量站员工们自称是“好汉”,“好汉”爬的坡也就成了“好汉坡”,久而久之也锻造了“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逐渐融入了每一名员工的血液。
安塞油田的大发展也验证了好汉坡精神的巨大力量:在开发初期,长庆石油人靠着“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道路不通、设备陈旧、口粮紧缺、无房可住的情况下坚持勘探,足迹遍布陕北沟壑山峁,实现亿吨级储量开发规模;持续发展中,长庆石油人从“好汉坡”精神中汲取了无尽的精神养分,凝结成企业魂魄,激发出旺盛士气,塑造了安塞油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核心竞争力。
好汉坡铸好汉魂,好汉魂育石油人。好汉坡精神源自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代表了安塞油田创业时期,员工队伍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精神风貌,也记录了创业初期长庆石油人在管理中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进取状态,是长庆“磨刀石”文化不可或缺的创业写照,在延安这片热土上深深扎下了根。
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王涛总经理曾两度登上好汉坡,并激情题写“安塞油田出好汉,好汉坡上好汉多”。2000年,好汉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长庆首个“青年文明号”,被长庆油田确立为“三爱”思想文化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国石油确立为首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院校确立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如今,好汉坡已被40年岁月砥砺成壮美丰碑,在延河岸边熠熠生辉,它在长庆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座丰碑、一个象征、一种精神,蕴含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建队育人、打造新时代石油铁军的宝贵财富。“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传播四方,鼓舞着更多长庆石油人忠诚担当、创新奉献、攻坚啃硬、拼搏进取。
从熔铸文化司南看“身在延安学延安、油气奋进当先锋”的“一片红”
综观世界优秀企业,无一不具备与其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便是一流企业长盛不衰的基因之一。
安塞油田自开发以来,每一届领导班子都审时度势,做出推动建设以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新时代石油文化,以文化引领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育企业之本、聚企业之力、塑企业之型,倾力把发展的信心树起来、把稳油增气的精气神提起来、把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
与40年前相比,安塞油田今天面临着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时代使命与任务。因此,要像开发油气一样挖掘石油精神的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发新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增强文化软实力,抢占“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阵地。安塞油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学+调研学”“学议结合”等强化中心组学习,开展“延安精神进石油”系列活动,专家教授、好汉坡宣讲团、好汉坡大讲堂解读精神内涵,“云宣讲”“微课堂”优化基层教育供给,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新中国石油史等学习教育,重新点燃“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的自豪感。落实习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指示精神,实施“资源整合、红色教育、典型示范、宣传推广”四大工程,将“延安精神示范践行基地”与延安“员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串点成线,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企业开展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组织联学等活动,通过开办红色课堂、讲述红色故事、健全红色机制、打造红色阵地、锻造红色队伍,全力打造思想红、品牌红、业绩红、阵地红、队伍红的“五红企业”。
增强文化软实力,筑牢“我为祖国献能源”的思想基础。安塞油田从“绿色、数字、示范”,到“人文、智能、绿色”,再到“用延安精神建设一流油气田”,坚持把“忠诚奉献”体现到增强能源保障能力上,把“务实创新”体现到提高创新水平上,把“和谐共享”体现到履行社会责任上,把“追求卓越”体现在提升发展质量上。按照“有魂、有规、有情、有形”四个要素,横向加强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质量文化、科研文化等研究与实践,纵向从厂级层面和基层单位突出挖掘精神财富、推行文化管理、改进成效测评、应用实践工具等四个标准化要素,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增强文化软实力,凝聚“低渗透中铸丰碑”的澎湃力量。安塞油田建立完善发现培养、选树宣传、表彰命名先进典型的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好汉先锋评选,形成楷模辐射效应;锻造“三强”干部人才队伍、培养“三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打造“三高”技能人才队伍,丰富壮大“好汉英模谱”。开展“党旗引领战安塞”“西部大庆当先锋”“好汉身边学好汉”岗位实践,从精神底色中找准成长航向。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建先进典型立体宣传格局,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实事求是宣传新成果、新经验、新业绩。深入勘探开发、增储上产、油气保供等生产一线,围绕重大题材、重点领域,打造“好汉坡”品牌文化,全力锻造有品质、有精神、有内涵的安塞油田“金字招牌”。
人无精神不立,企无精神不兴。在新时代的感召下,长庆石油人必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石油文化成为石油事业的精神引领,让石油事业推动石油文化释放恒久活力,让以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好汉坡精神为魂、承载着“中国梦”“石油梦”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璀璨绚烂。(记者 王丹丹 通讯员 薛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