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先人常用“立竿”来预测时间,所以有了“立竿见影”一说,也就是把竹竿(草棒)立到太阳之下,立刻就能见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但世间万物只能相对而论,非常绝对有时是不行的。比如,在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我国为云南红河、广西百色、广东广州、台湾阿里山一线,会出现日挂穹顶、立竿不见影的景象。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夏至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确立。古人用土圭测量了太阳的影子,得出了第一个节气的时间。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至北,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就知道了太阳的运转规律,而确立了夏至时间。夏至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在我国,海口日长约13小时,杭州约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漠河约17小时。而北极圈内一天24小时都在太阳照射下。
夏至是气候学上真正炎热夏季的开始,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气温会持续升高,避暑纳凉也进入高峰。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该诗反映了农家″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场面,也描写了避暑纳凉的情景。
夏至后,雷雨天气也多了起来。唐代刘禹锡《竹枝词》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正反映了夏至后“隔道有雨”,彩虹竞出,雷阵雨时常降临的现象。
夏至,古代称为“夏至节”。这时节,古人通常用祭祀神灵的方式祈求灾消年丰。《吕氏春秋》就有夏至日天子赏黍仪式的记载。夏至过后,白天逐渐变短。民间谚语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节日由来己久,作为古代的节日,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朝时,文武百官放假三天。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有食夏至面、夏至饼、麦粽、狗肉的习俗。
明代刘基《夏日杂兴》曰:“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夏至后,农作物和花草飞速生长,会出现缺水的情况。这也正是“夏至雨点值千金”的由来。《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日贺嘉雨”。这不仅表明了夏至后雨水的珍贵,也反映了人们对降水,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
但愿夏至后天降吉祥雨,彩虹挂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