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沙龙圆满收官,为打通行业任督二脉献计献策

作者:中企视讯 2022-06-01 16:01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沙龙圆满收官,为打通行业任督二脉献计献策
  从5月23日到5月31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沙龙围绕防疫检测、产业投资、药物研发、行业人才、产业布局、生态建设以及产业周活动优化七大主题,组织了十场沙龙,特邀80余位生物医药业内人士,以闭门和线上两种讨论方式建言献策。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领导也听取了来自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检测机构、产业园区、投资机构等对疫情之中行业瓶颈和挑战的观察以及建议,并及时作出回应。

  “迫在眉睫”与“长期主义”

  疫情之下,药品、疫苗、检测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了巨大作用,相关企业表达了对未来常态化防控中全产业链机遇的思考。

  随着有序复工复产,核酸检测行业受到的关注明显提升。医学检验第三方机构承担的压力来自人手短缺和信息系统的升级、迭代,他们表示,希望找到更加科学、规范提升核酸检测产能的方法,希望升级行业管理手段,也提到了对IVD检测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担心。

  在嘉宾开诚布公的交流中,提到了一些长期问题在疫情期间被放大,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动态化调整才能解决。进了医保的产品需要顺利及时落地,新药能否跻身商业医保支付,临床试验中的伦理审查可否在各个医院通用,生物制品行业中关键耗材和卡脖子的技术环节如何解决……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领域的“迫在眉睫”与“长期主义”是产业系列沙龙的聚焦重点,嘉宾们也毫不讳言当下的困难对未来的影响。嘉宾们探讨了上海以及长三角物流和进出口物流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保障临床入组的跟进对新药研发的影响以及配合检查的难度提升,并认为这些是亟待短期突破的瓶颈;也关注了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比如如何保证上海医药研发紧跟全球发展的步伐,保持上海在未来仍是生物医药产业人群聚集高地的重要地位,“人才方面有三个重点:第一,已有的如何留住;第二,如何引进新的;第三如何培养年轻人,最后一个需要时间”。

  值得欣慰的是,业内人士勇于直面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原先上海的研发加临床、加制造、加应用全产业链的优势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短板,导致整体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发展效率在这一阶段滞后。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一起协同研究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强化产业融合创新,可以考虑建立一些研联体来化解这样的风险。”

  “从后疫情时代来看,一些远程包括电子化、信息化的智能化平台系统,其实很有用武之地,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推动智能化管理平台的使用。”企业代表希望从实际出发调整对未来布局和改进的优先级。

  这些来自业内针对当下困境的真知灼见,反映出上海生物医药企业没有向政府“等、靠、要”,而是勇于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寒冬的时候,有一些技术上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让它慢慢出去,要让好的苗子能够起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要在专精特新这个领域做一些甄别,让大家去市场上竞争。很多时候,好的企业实际上是不需要保护的,好的企业需要在市场上去PK。”

  打通“任督二脉”

  生物医药产业的“任督二脉”,一个是创新能力,能够真正地解决临床需求和医药经济发展需求;第二个就是能够把产、学、研、医、资本这些资源有效整合。

  应对疫情是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政府深度介入和企业配合。“开始大家比较重视的、聚焦的是疫苗,第二阶段是中和抗体。从政府角度需要做一些备而不用的打算,但是从企业的角度,一定要控制风险。这里面是有一些矛盾的,政府可以从机制体制上来支持。”有企业这样建议。

  新冠疫情下,临床研究的意义更显重要。“感染领域的临床研究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可以考虑数据对接,把一些必要的院内和院外的人才培养一步步做起来”。

  “我们希望,解封以后医院能够顺利地开展临床试验,能把过往失去的时间补上来,还能够让大家看到信心。”生物医药企业深知,除了数量和价格,最后真正能在国内或国际上成为脱颖而出的公司,需要有临床价值的技术、产品或者是管线。

  在系列沙龙上,业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中研发转化、检验检测、生产销售、物流配送等功能愈发“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正开启交叉学科创新增长范式,涌现出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了促进交流,推动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官方交流平台整合上下游,聚焦新趋势,传递思想火花。

  2021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大的线下生命健康领域会议,突显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上海三大产业定位之一的重要性,彰显了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定力和决心。2022年正逢疫情给上海经济按下的暂停键需要重启,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持续举办和规格提升,将让全国乃至全球见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面对全球化竞争时的坚守和勇气。

  “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探索局部突破的可能性”,“在整个创新研发当中参与到全球化、国际化的创新研发突破”,“我们一直对上海很看好,而且也会继续加大在长三角的投资”……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寄托了行业人士对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希望在2022年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向难关发起挑战。
点赞()
上一条:dynabook 发布全新产品Portégé X40L-K助力新世代智能转型2022-06-01
下一条:蒋泓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三驾马车”2022-06-01

相关稿件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加码复工 2022-05-30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将于9月26日-30日举办 2022-01-21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挺进千亿级园区 2021-09-26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挺进千亿级园区 2021-09-26
苏州工业园区以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为发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1-08-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