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将于2004年9月5日—6日在重庆举行“200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高层论坛”。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位居三甲,搜狐财经独家直播本次活动。
主持人:
现在,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陈清泰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尊敬的锦华同志,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2004年度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已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编制完成,2004年度中国前500家企业今天予以公布,这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一年之内,中国大企业平均规模、产业集中度、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确实令人鼓舞,我们应该向入围的企业祝贺。
报告以大量的翔实数据、客观地复杂为企业、政府和研究企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组重要的信息,如果把今年的数据和过去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大企业迅速成长的足迹,而且还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组织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如果把中国的数据和世界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的强项、弱项和差距,报告提供的基础资料为企业和学者的后续分析留出巨大的空间,而这一分析对中国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中国人均GDP刚刚走出低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但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备了成长出世界级大企业的经济基础。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不断取得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通过市场竞争培育大型企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就总体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几乎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迅速升级,具有持续的、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又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转移相耦合,这就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极为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迅速上升构成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条件。13亿人口,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升级,创造了不同层次的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而进入大额消费之后,消费结构升级的周期长,这将形成以内需为主,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多变的时代,我们以内需为主,这就构成了中国经济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稳定增长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企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工业化中期,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和迅速升级。进入新世纪,在一些消费热点的拉动下,出现如房地产、汽车、电讯等一批快速增长产业。在这些带头产业的拉动下,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等行业迅速发展,其它如电子、机械、化工、建材、有色以及第三产业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求潜力大、产业链条长、中间产品比重高,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因此,工业化中期往往是投资规模扩大,生产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动力较强的时期。
第三,中国经济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随着中国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潜在市场进一步显现,使跨国公司生产、研发的全球布局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面在调整,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国。近年来,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不仅步伐加快,规模扩大,而且产业层次提高,对国内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基地之一,国际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在利用国外资源方面,去年进口石油占国内消费量的34%,进口铁矿石约占国内用量的50%,在前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00亿美元之后,去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535亿美元,这说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第四,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民营经济发展在理论、政策层面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正进入良好时期,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对创造活跃的市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税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企业的个体实力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已有能力进军一些重要行业,例如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有能力进军一些关键领域,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
第五,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加快,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刚刚略过4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十多个百分点,与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相比,我们落后了大约二十个百分点。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现在流动打工的近亿农民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城市化的后备军。在中国,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相应地将拉动房地产、基础设施、医院、学校、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等发展,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壮大企业竞争力的有利条件几乎是世界各地难以相比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成果,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不能由中国企业所独享,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中国的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是,国有企业受体制、机制和结构落后的拖累,民营企业受尚未完全消除的歧视性政策的制约,在利用中国优势方面,往往却处在劣势地位。而要尽快改变这个状况,我们还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跨国公司迫不急待地大举进入中国,目的就是要抢先利用中国的发展优势,他们不仅投资生产,而且组织研发,设立采购中心和区域总部,目的是抢先利用中国的发展优势,到中国去,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潮流。一些外国杂志声称,一个公司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上兴旺起来,要取决于它能否利用中国的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竞争的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充分结合中国的竞争力,击败自己对手的那些公司。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就在利用中国优势壮大自己方面有周密的准备,几年之后,绝大多数企业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确实由于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发展的这些十分有利的条件,为造就有竞争力的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基础条件,以十足的紧迫感,加速改革和结构调整,壮大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能入围500强是值得庆贺的,但是不分行业地把各类企业放在一起排序的目的,是给我们一个大的概念,对研究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竞争力及其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每个企业而言,进入500强应当是结果,是企业强大竞争力、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外在表现,不能简单地当做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经营规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那些规模经济性特别明显的行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会有竞争力。但是,也不能普遍地认为,大就是强,以浮躁的心态勉强地把资产业务拼凑捆绑在一起,并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还可能图虚名而落实祸。
企业为做强做大必须把目标仅仅锁定在投资回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持续的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市场规模、经济规模和适宜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多行业,小企业并不必然没有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分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分项比较对行业和企业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企业,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大企业代表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是国家立足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希望。在开放条件下,持续的经济增长,将造就有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预计,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在广大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将有更多具有国际竞争里的大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
谢谢大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