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明确和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仅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科学理解这一思想的重要范畴,这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底色,具有理论枢纽功能。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切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2016年1月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他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出新概括,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点,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具体化。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同时,在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体理论和具体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如何避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防止生产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例如,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要求中,首个要求就是要满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强调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能够成为纲领性主张的,莫过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范畴的重视、传承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枢纽地位,由此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
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传承逻辑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关键要素,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区别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列宁则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理论界曾高度重视传统计划经济“重积累、轻消费”的结构性问题,强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这一主张,切中了当时传统计划经济短缺现象的要害,直击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的痛点,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1978年9月份,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此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表述都蕴含着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判断。可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范畴,也是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是一个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国情背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
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产要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产目的,并将其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统一。他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对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的继承和发展,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之间的理论传承逻辑。
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社会结构逻辑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原理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它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这一点,需要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概括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形成了著名的“社会结构”理论。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判断,就是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运用,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与其息息相关。
承认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进而在矛盾运动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起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这个不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取消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对抗性质,承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整体。由此,党的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承认这一矛盾存在,确定其“非对抗性质”,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内解决这一矛盾,并将这个矛盾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重要的理论共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关键的理论条件就是再次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见,取消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对立”性质,将其界定为社会主义生产能力和生产目的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党一脉相承的方法论原则。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判断。
一方面,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拓展理论视野,调整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表述。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比如,提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从中可见,“全面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背后是理论视野的宏大。相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发展”的视角更加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方位的改进;相对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丰富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内涵。回顾过去,国内政治经济学界曾围绕哪些方面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进行讨论,但是受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局限,很多要素没有被囊括其中。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展开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构成。比如,“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加入了“个性化”的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囊括了现代化生活中各方面的需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则是一个更为全面的、系统的、充分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概括。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经济发展必须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展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总之,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判断,抓住了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生产能力”之间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原则。由此入手,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科学把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逻辑。
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体系逻辑
价值导向或价值标准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要素。在经济领域,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坚持生产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坚持社会主义宗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导向,既是总体性要求,也是贯穿经济运行方方面面的具体要求,并体现为以此为基础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方法。比如,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中央重点强调了生产偏离人民群众需要的“三大失衡”问题,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强调生产应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不能脱离这个目的陷入“脱实向虚”“唯利是图”的错误方向。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导向,还反映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概括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价值标准和导向性要求,判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等基本问题。
就学理性原则而言,是否形成了以根本价值导向为纲领的内容架构,是一种经济理论是否形成了严谨体系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纲领性地位,充分表明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形成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体系逻辑。这一思想体系的内容丰富,各方面都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纲领性要求息息相关。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七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主张。以此为例,可以大致概括一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纲领性特征在这七个方面基本主张中的体现。
第一,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意义就在于以党的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根本一致的。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第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是发展阶段的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集中体现,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
第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要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必须保证经济发展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不能偏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六,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其中,“坚持问题导向”的关键就是全面考察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应朝着哪个方向校正相关问题,进而推行新的发展战略,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则是作出这些判断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对于经济结构失衡、资本无序扩张的治理等,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要求。
第七,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只有这些手段统一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真正把握经济发展的战略定力,保证战略方针的正确性,保证经济发展不会偏离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底线。
总之,一个科学思想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统一价值标准和统摄全局的体系逻辑。在这方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价值标准”和“统摄全局”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体系逻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