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共享发展机遇 共筑工业基石

上合组织国家打造合作“共赢链”

2025-09-03 09:48 来源:经济参政报 次阅读
 
共享发展机遇 共筑工业基石

沙漠中崛起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持续刷新纪录的合作项目、连通亚欧的“钢铁驼队”……这些生动图景昭示着:上合组织国家的工业正紧密相连。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与上合组织各国的工业合作不断深化,从完善供应链走向合铸“共赢链”。

合作填补产业拼图

一枚拇指大小的膜片化油器,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高新产业园的天津斯帝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流转,很快将乘船驶向印度,嵌入当地割草机。

斯帝博的外贸版图,恰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需求相契合——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农业与园林机械市场蓬勃发展,斯帝博的产品正是其“刚需配件”。今年上半年,企业外贸销量达5万余件,同比增长63%。

bt.png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是天津市中心城区街景(无人机照片)。记者 赵子硕 摄

斯帝博董事长刘家刚说:“上合组织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市场容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以制造业立市的天津已与多个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工业合作。

  上合组织国家之间资源禀赋与研发生产互补,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呈梯次差异,合作意愿强烈,为工业合作注入内生动力。尤其在部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项目落地有效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多元化。

  今年4月,中国化工企业凯密迪(天津)集团有限公司的埃及项目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奠基。该项目不仅填补埃及该领域产业空白,更将成为埃及乃至非洲最大的次氯酸钙生产基地,预计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

  开放共赢是工业合作的主旋律。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场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在工业领域,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通过多双边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倡导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发展环境。

  投资引力筑牢韧性

  在白俄罗斯明斯克机场附近,一座占地超1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正蓄势生长,这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中白工业园。到2025年底,园区居民企业数量预计将超过140家,已形成机械制造、医疗和生物技术等产业集群。

  今年4月,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基里尔·卡罗杰耶夫赴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白俄罗斯加入上合组织后,园区吸引了更多外资,如今已有来自15个国家的154家企业落户。”他说。

  上合组织的合作引力持续吸引全球优质资本,也强化了当地供应链韧性。

  零部件采购的一项变化,让明源丝路(天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明感受颇深。过去,由于库存不足,在乌兹别克斯坦批发购买零部件甚至比单个购买更贵,其背后是当地供应链薄弱。伴随中国等国家在当地的投资建设,这一现象正成为历史。

  在乌兹别克斯坦,明源丝路(天津)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了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明源丝路玻璃产业园”和“乌中明源丝路自由贸易特区”,多元产业生态为当地补链强链提供支撑。

  多维度投资使上合组织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今年7月在上合组织工商论坛发布的《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以物流为例,过去五年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连续增长,平均运输时效由18天缩短至15天,运输安全性、稳定性大幅提升,显著增强了区域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纷纷建立产业园、工业园,形成众多产业集群。在中欧班列高效串联下,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愈发强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说。

  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各类投资存量超1400亿美元,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

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技术是工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但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一,工业数字化程度尚不均衡。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完备制造业体系与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合作提供广阔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中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总数超400家。

今年7月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签约,其中包括中埃(亚历山大)数智高新生态产业园。中国“智造”能力将与埃及制造业融合,助力当地企业数字化转型。

“埃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已从愿景迈向行动。我们将数据驱动、智能协作的技术方案转化为沙漠中的产业绿洲,这是两国共建数字未来的坚实一步。”埃及行政发展部前部长艾哈迈德·达维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还持续加大对上合组织国家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830余人次,预计将提前超额完成三年1000人次的阶段性目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数字技术人才培训是上合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训不仅契合上合组织本年度的主题,更为深化区域技术交流、推动数字领域融合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协作持续深化,中白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先进技术辐射更广,上合组织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国家必将谱写区域工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点赞()
上一条:全球视野,智创未来丨2025世界工业机器人展10月佛山盛大开启!2025-08-22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坚定开放合作 共享发展机遇 2022-11-10
共享机遇 共赢未来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最新进展来了→ 2025-07-29
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习近平宣布这些举措 2021-09-05
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2021-09-03
共享服贸发展机遇 共创全球美好未来 2024-09-1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