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造车再进一步?万亿巨头回应

2024-01-10 09: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次阅读
 
注册成立新公司,代工巨头富士康造车再进一步?

  营收超万亿元的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造车再进一步?

  2024年1月9日,天眼查显示,近日,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企业总部管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

  对此,富士康方面回应称,2023年富士康在郑州设立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并成立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规划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在内的新产业发展。此次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旗下新设立的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项目推进实施。

  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3年4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富士康称,作为富士康面向“3+3”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中心,新事业总部将聚焦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产业投资和统筹管理、实施产业项目孵化和落地等,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2023年6月,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崔志成,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企业总部管理、园区管理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池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郑州富士康关联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彼时,富士康还发布消息称,富士康新事业总部首批招聘全面启动,招聘岗位接近100个。招聘岗位包括EV类(电动汽车)、电池业务类和职能类三大板块,工作地点均在郑州。其中,EV类包括先期和先进制造工程、设备规划及实施、制造质量、新能源三电等领域,共招募逾50个岗位。在电池业务类方面,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招聘工程规划、设备工程、工艺工程、产品工程、IE工程、建厂工程、储能电池业务、采购、经管等19个岗位。

  2024年1月9日,天眼查显示,近日,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机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企业总部管理、园区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W020240109735181433097.png

来源:天眼查

  一位产业链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富士康成立新能源产业公司或是项目研发需要,距离大规模造车为时尚早。

  布局电动车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富士康收购汽车线束企业安泰电业,正式进入汽车业务领域。2010年,富士康成为特斯拉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等零件供应商,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富士康与车企的合作是供应商模式,但其近年来在汽车领域动作不断。2021年10月,富士康首度发布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车款:Model C SUV、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展现作为全球造车新势力的决心。这是富士康与裕隆合资成立的鸿华先进公司,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推出的成果。

  2022年10月,富士康对外发布两款全新自主开发的电动车方案:Model B跨界休旅、Model V电动皮卡。至此,富士康已对外发布了5款车型。当时,富士康还展示了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固态电池、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并宣布富士康在电动车领域的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商业模式。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为特斯拉生产电动汽车。”

  在造车的路上,富士康也在牵手行业巨头。2022年7月,富士康与恩智浦半导体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互联车用平台。合作范围将涉及全车电子应用,涵盖电子电气架构、车用网络安全两大平台及七大应用领域。2023年10月,富士康宣布以不超过两亿欧元投资采埃孚汽车底盘(上海)有限公司50%股权。

  2023年11月,富士康表示,集团目前总计有51项电动车计划正在进行,其中达到接洽商谈以上阶段的有14家潜在客户、23个项目。

  数据显示,2023年富士康实现营收约1.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8%。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在当前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背景下,转型发展是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电动汽车领域竞争激烈,富士康作为造车新手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刘扬伟表示,富士康正在从一家制造服务公司转型为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公司,富士康提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以及智能电动车三大平台,涵盖了富士康过去一直在做的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点赞()
上一条:“车主喊贵,险企喊亏”,新能源车险不是好生意?2024-01-10
下一条:国内个性化汽车品牌再出大招,超境汽车上新高定1v1等个性化定制业务2024-01-10

相关稿件

科技巨头造车?不简单 传统车企代工?不甘心 2021-02-26
财政部:进一步推动PPP规范发展 2022-11-2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2022-12-08
富士康回应返乡人员薪酬问题 2022-11-03
三部门: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2022-12-06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