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阶段 动力电池安全是永恒话题

2023-07-10 15: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次阅读
 
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阶段 动力电池安全是永恒话题

“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完整、政策完备,产销量逐年攀高,年产销将接近千万辆,累计产量已经突破2000万辆。”付炳锋表示,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规模化和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动力电池安全都是永恒主题。吴凯表示,今年动力电池安全已经到了市场能接受的水平,但真正零事故的动力电池才是发展方向,结合智能管理系统,比如将大数据、预警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做到零事故。

  李伟认为,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主布局三电能力,但自建、外购、合资的多种方式组合或更适合当前环境。“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专业分工更有优势,这也促使效率更高、成本更精益。”

  “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完整、政策完备,产销量逐年攀高,年产销将接近千万辆,累计产量已经突破2000万辆。”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经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进入规模化和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W020230710319692823610.jpg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近日,以“新时代 新使命 新动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正式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的代表齐聚一堂,就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加以解读。

  多种技术路线各具特色 安全是永恒主题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取得优异成绩,插电式混动车型崭露头角。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94万辆,同比增长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其中插电式混动累计销售79.3万辆,同比增长90.5%。

  事实上,很多传统车企今年加大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力度,上半年已有不少车型上市。其原因在于,插混车型能够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车价也出现明显下降,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得到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W020230710319693308774.jpg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伟

  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伟看来,企业是基于产品定位、技术能力与配套资源来选择产品路线。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几种技术路线将长期共存,最终选择权在于用户和市场。”

  李伟解释道,新能源技术路线各具特色,其中EV加速性和NVH体验较好、用车成本低,但当前补能、环境适应性与用户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增程式保留纯电体验、缓解里程和补能焦虑,但能量传递环节较多,高速油耗略高;PHEV构型实现方式丰富,动力性与经济性兼顾较好,但难以兼容后驱需求,动力系统成本略高于REEV。

  除路线之争外,“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动力电池安全都是永恒主题。”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今年动力电池安全已经到了市场能接受的水平,但真正零事故的动力电池才是发展方向,结合智能管理系统,比如将大数据、预警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做到零事故。

  吴凯表示,大家还关注新能源骑车的补能速度、恶劣工况下车辆性能和续航衰减等核心问题。李伟也认为,充电桩少且分布不均、充电功率较低等问题影响充电体验。

W020230710319693409663.jp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

  李伟指出,当前主流车型采用2C左右电芯、充电桩功率集中在60~120kW,快充电时间在1小时左右。为提升充电速度,各车企加速布局超充技术,预计2025年后800V电压平台+4C电芯+320kW充电桩加速落地,并可能逐步由高端车型向经济型渗透。

  新能源技术迭代迅速 专业分工更具优势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快、关键系统成本占比高、供应波动大,企业适度垂直整合有助于掌握核心技术及产品迭代主动权,掌控成本、保证供应安全。李伟表示,但并非所有技术都适合自研,而是需要选择能为用户提供更优体验的领域。

  李伟解释道,回顾历史,不同阶段的产业协同策略不同,燃油车的产业模式或许能提供参考。燃油车发展初期以垂直型为主,以福特为代表的车企自建整车、零部件,而随着产业愈加成熟,开始出现专业分工。

  “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复制燃油车模式,”李伟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主布局三电能力,但自建、外购、合资的多种方式组合或更适合当前环境。

  吴凯也表示,任何技术的突破都不会是一蹴而就,以动力电池为例,这是一种强耦合的产品,某一项能力的提高,伴随着另一项能力的下降,因此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需要相关企业的长期坚持。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专业分工更有优势,这也促使效率更高、成本更精益。”李伟举例道,全球领先的零部件企业,如博世底盘系统、福耀玻璃、米其林轮胎等都专注于本领域,并面向全球供应,在技术、成本、质量控制优势明显。

  付炳锋也提醒,产业链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价值链协同的基本要求,提高产业链韧性就是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中国作为汽车大国,正在走向汽车强国,汽车产业要建立起完整的技术体系,巩固和厚植发展优势,健全产业链生态,扩大产业生态溢出效应,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点赞()
上一条:汽车下乡,难在哪儿?2023-07-09
下一条: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能否成为新蓝海:生产厂商竞相布局 市场仍需培养2023-07-11

相关稿件

新能源汽车累推破千万辆,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2022-04-20
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2023-02-24
新能源汽车电池迎"退役潮" 废旧电池何去何从 2022-08-22
特斯拉圆柱电池产业化提速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再添变数 2022-08-10
万家企业“抢破烂” 千亿动力电池回收战提前开打 2022-03-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