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众志成城传薪火 学而不已明德行 ——2025年北京第二场《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成功举办

2025-09-17 11:23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众志成城传薪火 学而不已明德行 ——2025年北京第二场《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成功举办

  为助力提升全社会文明风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快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2025年9月13日至14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

  本次讲习会主讲老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刘余莉教授;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聂菲璘;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副教授刘锡城博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罗嘉羽博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邢梦潺博士;河南师范大学讲师程丽君博士;国家开放大学讲师葛斯青博士;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郭家瑞。

  本次讲习会由姜浩颖博士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刘懿霄担任主持。

  活动吸引社会各界贤达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计260余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谷文国代表《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致欢迎辞。谷博士指出,经典研读具有双重意义,在个体生命之维,研读经典能够提供安身立命的智慧根基,助人突破自我,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文明演进之维,《群书治要》中蕴藏超越时空的治世真谛,指引自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谷博士强调,必须亲近明师益友,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之真师才是应当学习与亲近的有德之士。谷博士期勉众人,当时刻保持谦虚之心,三省己身,勤学不辍,用心体悟,更要躬身实践,真正实现进德修业。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代表嘉宾致辞。孙主任认为,当今时代,中国与世界休戚与共,彼此呼应,中华民族“王天下”的文化传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价值内核,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然超越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通过文明互鉴而非文明冲突的方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东方思想资源。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建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其根基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孙主任强调,学习《群书治要》要坚持“人、仁、忍、任”,即做“大人”、有仁爱、能忍耐、勇担弘传文化之重任,并呼吁与会同仁共同努力学习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贡献中国智慧。

  专题报告环节,刘余莉教授作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彩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以及如何切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两个结合”的视角为有志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仁们揭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根脉。刘教授从国家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必然性、理论必要性和实践迫切性。富而后教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上,推进文化建设是历史必然;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思想文化根基是提出这一思想的理论必要性;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使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实践迫切性。刘教授指出,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本质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关键,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抓住文化的本质,与时俱进创新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达“以文化人”之用,使人通过文化的熏陶变化气质、改过迁善,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要深刻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刘教授最后强调,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聂菲璘博士以“《群书治要》中的五福人生智慧”为题,阐述了“五福临门”中五种福祉(长寿、富贵、康宁、修好德、善终)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聂博士指出,获得长寿需要身心都健康,少私寡欲、心存仁德是延年益寿之方,逸乐则会减损寿命。获得富贵要谨防骄奢、一切恭敬,因为“天命无常,唯德是与”。养生之本在养心,之末在养身。顺应四时规律生活,抑损情欲,才能拥有健康安宁。“德者本也”,修养美德是一切福祉的根本。获得善终需要有智慧和仁德,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实论五福,但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五福体现的是德福一致的思想理念,而在德福一致背后起作用的是因果规律。只有厚植道德根基,方能成就五福人生。

  刘锡城副教授分享了《群书治要》(英文版)的问世及当代意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他指出,无论是初唐时期《群书治要》原著的编纂,还是今天的《群书治要》全书英文译著,都是时代所需,为良政善治提供原理、方法。中华文明的治理哲学突破时空限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源泉。《群书治要》(英文版)突破语言壁垒,将全球治理倡议的必要性诠释给世人。文化自信,在于了解自身;讲好中国故事,始于鉴览前古;世界和平,需要《群书治要》。

  罗嘉羽博士围绕“传承家教智慧,培育良好家风”的主题作精彩报告。罗博士指出,良好有效的教育路径在于身教为先、正己化人,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立德树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礼记·学记》中记载的豫(预防法)、时(及时法)、孙(渐进法)、摩(观摩法)是“教之所由兴”的四个方法,防患于未然、及时进行机会教育、循序渐进、善择良师益友,则能有望培养出圣贤子孙。罗博士提出,家教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必须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谨慎保家、诗书起家、忠孝传家,重视家庭建设,把忠孝传家的家道、家风世世代代承传下去,使我们的家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邢梦潺博士以“赓续千年的文明密码——传统美德的时代回响”为题进行分享,富有感染力地解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之丰富意涵与深远智慧。她指出,孝悌是家庭美德的发端,忠信是职业道德的准则,礼义是社会公德的基石,廉耻是个人品德的关键。“百善孝为先”,追念祖德、善事父母,培养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报本反始意识;“兄弟睦,家之肥”,悌道推而广之,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德之正也”,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为政之要;“信,诚也”,是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的基石,亦是促进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礼使社会呈现良好和谐的秩序,“不学礼,无以立”;义映射着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家国情怀;“廉,清也”,反映了精神的高洁与行为的自律;“耻,辱也”,暗藏着理性思考与道德判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历来受到国家重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学习和弘扬。

  程丽君博士分享的主题是“焦虑时代的‘心灵药方’:《论语》中的不内耗智慧”。在当代社会,焦虑与精神内耗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时代症候。程博士以《论语》为思想镜鉴,系统剖析内耗的多维表现与生成机制,追溯其深层成因,并逐一从古典儒学智慧中探寻其破解路径。她提出,“不内耗”智慧的核心在于引导个体由外在诉求转向内在修养,“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有以宽广的心态面对问题,保持心性平和,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内耗的生成土壤,这是修身养性的古代君子为现代人处理情绪、自我成长提供的重要启示。

  葛斯青博士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古语”作专题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深入领会中国古语,有助于精准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郭家瑞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为政以德——中华文明的治世之方”。“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国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郭博士引经据典,生动论述了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从“行有德之政”到“布有德之教”,再到追求天下大同的“一体之仁”,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为政以德”思想解答了何为“为政”、如何为政的核心命题,将“德”的力量贯穿于政治治理与百姓生活的肌理之中。郭博士提出,中华民族历来致力于培育道德良善的社会生态,“为政以德”思想恰似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以民为本、天下归仁的治世之门,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治世良方。

  会中答疑环节,刘余莉教授针对参会者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契机契理的解答,回应精准,富有智慧,春风化雨,慈心育人。刘教授用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回应与会同仁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大家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疑环节持续不断,气氛热烈。

  在分享环节,大同祥和书院姜亦捷老师、新密市金凤路小学魏东辉老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杨馨宇、大连建邦电力公司袁泉作为听众代表分别分享学习感悟。几位代表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启发良多,也将以这次讲习会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士王芳代表委员会作总结致辞。她表示,本次讲习会组织有序、听众云集、课程内容丰富,教授及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传授经典,阐释了传统文化在涵养美好品德、引领社会向上向善中的重要作用,相信与会同仁都能在讲习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良方”。讲习会的圆满举办要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组委会的精心筹办、志愿者的倾情付出以及各方同仁的积极参与,相信大家会以此次讲习会为基点,共同深入研学实践圣贤经典《群书治要》,在赓续中华文脉、助力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文|杨馨宇、丁一芝 图|郭海鹏、张爱林等)

点赞()
上一条:第33届深圳礼品展10月启幕 文创赋能引领礼品行业新浪潮2025-09-16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团结共进 众志成城 2023-06-14
《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西安站启幕共探传统文化永恒的智慧与价值 2025-08-20
众志成城 抗风救灾,重建南国食品大家园 2024-09-11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丽婴房捐赠千份物资增援新疆震区 2024-02-02
万丈高楼平地起 众志成城为建设 2023-06-1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