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沈阳:什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2023-08-20 09:30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沈阳:什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明自觉的高度,为赓续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了立根铸魂的强大思想力量,极大增强了亿万人民的磅礴精神力量。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一、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载体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强大的意识形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首先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被瓦解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需要强大的意识形态来引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斗争和较量十分激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将党和国家的思想统摄贯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过程,形成具有强大创新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面向世界文明的力量根基。不日新者必日退。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引领时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配套的现代文明,这就是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就是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真正挖掘出与当代中国相协调、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更加深刻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存在形式,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源泉和强大精神动力,对文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根植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快速更新迭代,需要不断赋予理论思维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点,推动理论创新,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延续中华文明。要继承吸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理论文化资源的养分,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特点。要扎根中国大地,着眼独特国情文化,立足中国伟大实践,进行思想理论创新,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思想基础。

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路方法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善于创新、勇于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党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赓续中华文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纵深,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上,我们会面临很多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需要持续推进“两个结合”,守正创新,继承弘扬中华文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以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第二,“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方法创新基础。“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方法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打开了理论创新空间,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向康庄大道。

第三,“两个结合”拓展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指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结合”,深刻体现了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启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积极探索理论和制度创新,拓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空间。只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才能更好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共识

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前途命运等所表现出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中华文明是“大一统”的文明,中华民族时刻保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本。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与时俱进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认同,凝聚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坚持统一战线汇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实现祖国统一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所在。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党中央强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维方式

第一,坚持战略思维,谋大局、观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些内容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明交流互鉴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是党推动文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要求我们,要坚持战略思维,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放在“两个大局”中审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

第二,增强历史思维,掌握历史主动。“两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文化根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拓展了广阔的历史视野。我们要以历史的视角看待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未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历史的维度里找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坐标,发挥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要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全球化文明演进历程中,凸显中华文明的中国元素和特有优势,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三,坚持创新思维,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有突出的创新性,一方面其保有文明本色,不断强化文明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则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通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开放进取,增强对其他文化文明的吸收吸纳,使自身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这内蕴着创新的力量。“两个结合”更是打开了创新的空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的中华文明形态,要体现出新的特征、新的诉求、新的内涵。因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创新思维,在保持中华文明自我主体性和自主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开放姿态,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激发出中华文明自身的创新性,使其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创新中推进中华文明时代化。

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目标方向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行动价值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解决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促进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这也是中华民族应对外在环境变化,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就是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建和睦大家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和平价值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坚守和睦、和谐的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今西方大国为谋求地缘政治利益而大肆挥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大棒,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因素给世界局势走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站在十字路口的当今世界,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三,尊重文明多样性、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思想价值基础。文明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每个民族都有扎根自身传统的文明成果。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是促进世界文明繁荣的重要路径。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提出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推动世界各国秉持平等对话,将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宽广的世界视野。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及实践路径》讲稿摘编整理)

点赞()
上一条: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2023-08-19
下一条:新华全媒+|国产电影崛起彰显文化自信2023-08-22

相关稿件

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2023-08-19
沈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蕴 2023-08-18
习近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9-20
袁钟: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的民族 2022-02-1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2023-04-1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