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
10月2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黔南专场在贵阳举行。黔南州政府副州长韩龙出席发布会并介绍黔南立足磷矿资源优势,在“十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效。

黔南州政府副州长韩龙
黔南州作为贵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一核两区”布局中重要“一核”,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紧紧围绕已探明储量25.08亿吨磷矿资源做文章,打造“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全国最为重要的磷系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推动现代化工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破茧成蝶。
“十四五”期间,黔南州两大主导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占全州工业经济比重从19%提升至48%以上,已成为黔南工业经济的“第一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键资源要素优先配置。
持续聚合土地、矿产、人力等资源,统筹能耗、排放指标等要素,吸引裕能、江山、胜威、盛屯等行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集中落户,构建了完整且循环可控的磷化工主要产业链条。目前,黔南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年均为国家保供磷肥15%以上,有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磷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1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从“资源富地”到“产业高地”的精彩蝶变。
二是现代产业链条前瞻布局。
持续以龙头为引领、以耦合为关键,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形成“磷矿开采—磷酸—磷酸盐—三废综合利用—生产性服务”的磷化工完整产业链条,和“磷矿—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条,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占全省50%以上。“产业链发展与安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三是科技创新能级聚力突破。
以创新为驱动,在前沿科技、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建成全国唯一的磷化工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导编制磷化工行业相关标准22项,11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湿法磷酸净化、磷矿石中提取共伴生氟资源等行业重大技术并实现规模化运用,不仅为全球磷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更推动黔南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实现了从“传统磷化工”向“绿色精细化工”的战略转型。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发挥“富磷”优势,锚定磷系新能源材料、现代化肥、精细磷化工、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主攻方向,加快推动磷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创新链向前沿聚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