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登记注册工作座谈会暨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浙江义乌召开。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到1.84亿户,同比增长8.9%。其中,企业5826.8万户,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万户,发展质量稳中趋好。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介绍,为更有效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4个部门,于2023年1月份印发《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的划型认定机制、培育措施和工作流程,拓展融合更多支持促进发展的资源,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各类扶持资源的有效性。
在分型方面,将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
对处于初创阶段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场所等成本、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让他们更好地“活下来”。对处于稳定经营阶段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畅通招工用工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引导参加社会保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其抵御风险、持续经营能力,让他们“走得稳”“行得远”。对处于持续壮大阶段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支持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让他们“做得强”。例如,广东依托精准的分型数据,着力对“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支持,全省2023年培育超过1.86万户“个转企”,同比增长24.46%,数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在分类方面,被认定为“名特优新”的四类个体工商户,可享受到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激励政策。
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知名”类个体工商户,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化品牌创建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开展旅游接待、土特产品销售、特色餐饮服务的“特色”类个体工商户,要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营销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传承民间传统技艺、弘扬传统文化且长期经营的“优质”类个体工商户,要注重传承人培育,加强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宣传报道。对积极参与“四新”经济形态的“新兴”类个体工商户,要引导参加网上经营技能培训,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流量支持、合规指导等服务措施。例如,河南平顶山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专属信用贷款。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准营制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开展精准帮扶,支持各类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及时推动解决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制度性障碍;聚焦薄弱环节,实现行风建设更加有力、有效、有感,多措并举引导、激励和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银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