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主要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充分借助新一代技术,将有效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
一、“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和特点
“两化”深度融合聚焦的是我们普遍关注的,说到产业一般都会想到制造业。第一产业农业的增值性是有限的,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比如旅游,即消费型服务业。至于第二产业制造业,是拉动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从全国来看,制造业的“两化融合”水平实际上还在硬实力提升的应用时期,所谓的硬融时期,但是,对一些发达城市已经过了硬融阶段,到了软融时期。所谓软融时期,就是通过信息产业自身发展新产业来助推大的软硬结合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
“两化”融合的层次如下:
第一层次是制造业的生产架构。信息技术使整个制造业生产制作过程和流程自动化、智能化。
第二层次是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如何管理库存,如何管理整个生产流程,使用什么型号的工具会更有效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第三层次是信息化所带来的新文化、新商业智能和新决策的方式。在定义企业或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时,把信息融合考虑在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有硬实力和软实力。
第四层次是信息化催生新的业态。这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中最为明显。
以信息化手段助推智慧城市的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有多方面利好,包括政策环境的利好、新技术发展的利好。现在处于防疫阶段,之前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不太成熟,没有明显的带动性,也没有便利性和惠民性。如今随处可见人脸识别系统,而且技术升级也非常快。起初,进行人脸识别需要摘下口罩才可以,后来通过虹膜就可以识别。又如,语言处理方面,原来科大讯飞的中文语言处理识别率和错误率有些欠佳,现在的中英文同声传译的错误率非常低,这就是技术迭代进步的体现。
二、信息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时代机遇
如今,我们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数字化信息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必须面对,但同时也是机。一是技术机遇,即时代发展的技术机遇,我国抓住了互联网时代;二是得益于我国对新兴业态和新兴产业的制度包容性。中国因地制宜,对产业新兴业态的制度包容性比较强。比如,电子商务从涌现到立法,人大历时5年才通过,这不代表我国政府工作效率慢,相较其他国家,我国的电子政务比较发达。
(二)政策机遇
国家对于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信息化的整个发展,一直都是比较重视的。从习近平总书记历次网信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到各个规划,再到大数据规划等等,对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发展都是有明确方向的。
(三)转型机遇
2020年,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疫情的考验,现在又受到了全球贸易不确定因素的考验。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外双循环策略,在该策略的指引下,给整个国内的城市智慧化转型和数字化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需求,这个是可以验证的。原来我们多投资老基建,现在新基建的需求大部分跟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相关,这些产业方向无疑是下个10年甚至15年、20年的投资重点,也是一个转型机遇。
通过“两化”融合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城市的资源配置潜力,促进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