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5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深度揭秘雷军的技术野望

2022-02-14 09:12 来源:中国企业家 次阅读
 
5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深度揭秘雷军的技术野望

2022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米集团仿生机器人团队CyberDog(铁蛋)颁发“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该团队用时10个月,研发并量产了一款售价9999元的四足机器人。

  评选“百万美金技术大奖”,正在成为小米的传统之一。雷军在颁奖现场表示:“‘技术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保证工程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集团的首要大事。”

  在此之前的小米12系列手机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未来5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小米将坚定不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此外,小米在2022年还将继续招募5000名优秀的年轻工程师。

  两年前,雷军曾宣布:未来5年,投入500亿元做研发。两年来,小米研发投入已超220亿元,工程师已超16000人。在小米喊出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口号之后,技术研发成为小米内部的重中之重,研发支出逐年递增。

  2019年,小米集团营收为2058亿元,研发费是75亿元,研发占比为3.6%;2020年,小米集团营收2459亿元,研发投入为93亿元,研发占比为3.8%。2021年8月8日,小米官方微博透露,近两年来小米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提升。

  不难看出,在技术上,小米在马不停蹄地“补课”。即便是近一年整体股市走低,小米市值相比最高位蒸发4000多亿港元,雷军都未动摇在研发投入上的决心。而雷军1000亿元技术投入背后的野心,绝不仅仅在于手机,而是以手机为中心的整个AIoT生态,其中也包括智能汽车。

  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雷总(雷军)对(小米)手机部的要求,是成为小米整个集团的技术中台,一些创新业务都会在手机部去孵化、去驱动。”

  在曾学忠看来,本质上手机的很多技术跟汽车、机器人也是相关的,比如影像技术、充电技术、底层的软件、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都会在手机部加大投入。

  雷军亲自兼任小米汽车CEO,小米内部手机和汽车技术团队有了大量的交流机会。“底层的软件,手机×AIoT内容层的流转,我们有大量的技术积累自然都会过去(汽车团队),2022年我们还会给汽车团队输入一些软件技术的人才。”曾学忠透露。

  技术如同活水在小米内部各业务之间流动和共享,大大提高了技术研发和落地的效率。例如,不久前发布的小米12手机的计算摄影新技术“万物追焦”功能,其实来自CyberDog的“主人追踪技术”。

  毫无疑问,不管是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蓄势待发的AIoT领域,或是刚刚起步的智能造车赛道,对于小米和雷军而言,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工程师出身的雷军相信,技术投入可带来确定性,他把小米的未来押在技术之上。

  冲高端道阻且长

  在小米12系列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首次喊出了“全面对标苹果”的口号。雷军的底气除了相信技术投入的确定性之外,也来自于一份报告。

  2021年8月,国际调研公司IDC发布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超过苹果,仅次于三星,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6.9%。当月,雷军立下了小米的新目标:“三年内,拿下全球第一!”

  这样的成绩坚定了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信心。雷军在2021年年度演讲中,特意强调了小米的高端“基因”——“其实小米手机刚起步的时候,就是从高端入手的,小米手机第一代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智能手机。后来面向大众用户群的红米产品非常成功,极大地稀释了小米品牌。再加上我们自身实力不足,小米被很多人误解成只做中低端。”

  小米12系列手机,被雷军视为小米自研技术全面突破之作。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喊出冲击高端的同时,苹果也将自己的13系列新品价格下探至5000元价位。随着苹果iPhone 13系列手机新品的发布和全面销售,小米全球第二的位置很快就被反超。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小米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也表示,小米手机第三季度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与苹果iPhone 13系列表现强势有关,这也导致了所有安卓系统手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

  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小米在2019年就确定了双品牌战略,三年来Redmi和小米体系已经非常完整了,从产品维度上,每一个系列都有产品的思考点和策略点。雷总(雷军)提出来双旗舰、双高端全面对标苹果,当然我们对标苹果是从技术和体验对标,从单点突破超越,到局部突破,再到整体的一点点突破和超越。”

  过去数年,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局面是,智能手机的战争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且竞争越来越同质化。因此,手机厂商们先后在快充、续航、全面屏、摄影、高刷新率、折叠屏等领域展开创新与内卷,但大局似乎并未改观。

  1月18日,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指出,受益于iPhone 13系列的强劲需求,苹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重新坐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三星下滑至第二,市场份额为20%。小米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在此期间,苹果公司的市值曾一度冲高至3万亿美元。

  与苹果相比,技术实力不足对小米发展的制约也愈发凸显。近几年,雷军对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他曾在微博发文表示,小米实施“技术为本”战略,把年轻工程师招聘、培养和激励作为最核心工作之一。在2021年的公开演讲里他还讲道:“这几年,越是在(小米)股价低迷的时刻,我们越是憋着一口气,拼命投研发。小米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突破高端。”对于小米来说,无论是冲击高端之路,还是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都可谓道阻且长。

  但面对停滞不前的存量市场,关于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往哪走、怎么走、创新点在哪,成为每一个手机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从宏观维度来看,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手机作为未来万物互联的核心,它的形态可能会不断地去思考一些变化。此外,就是交互的方式,我们现在开始做小爱同学、Civi,交互方式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

  手机部成为技术中台

  “手机×AIoT”战略,是2020年小米十周年时,雷军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战略,其核心思路是,在未来的智能时代,从智能个人到智能家庭再到智能出行以及智慧办公,这四大智慧场景是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最重要的四大场景。

  在曾学忠看来,手机部技术中台的意义就在于,以手机为核心,基于四大智慧场景,去构建能够在智能穿戴,家庭有屏音箱、电视,办公室大屏,再到汽车的底层架构。基于此,这些场景和内容之间,可以高效、便捷、方便地自然流转,从而实现互联互通。

  事实证明,小米内部从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已经在这样实践。

  此次获得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的团队中,有两名2020届硕士毕业生,其中一个是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徐海果。在参与研发铁蛋之前,徐海果一直担任小米手机部开发工作,直到有一天部门领导找到他:“现在有个机器狗的项目,你要不要参与?”

  在大学本科和硕士期间,徐海果有过机器人开发的经验,于是爽快地答应了。最终历时10个月,他们研发并量产了一款售价9999元的四足机器人。更为关键的是,铁蛋研发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还被应用于小米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

  除了小米手机呈现的万物追焦技术之外,铁蛋团队的语音交互技术也为小米智能场景带来新的突破。

  手机或智能音箱中语音交互面对的应用场景比较有限,大多是在室内、固定场所,噪音较少,铁蛋机器狗却可能经常被带到室外,甚至在接到语音指令时自己本身就处于移动中,给语音识别和降噪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蛋项目负责人郭小平告诉《中国企业家》:“手机就是没有腿的机器人,机器狗有腿但不需要显示屏,汽车则是四轮机器人。很多传感器、供电系统和软件交互方面,三者都是相通的,手机的软件、汽车的雷达技术,机器狗上都会用到。”

  在加入小米之前,郭小平曾在其他手机厂商供职。“我们之所以能在10个月内研发和量产铁蛋,很关键的一点是小米内部没有深厚的部门墙,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很高。你很难想象这些发生在其他企业,如果协同不好,大家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不早点下班回家’‘这对我的考核也没有任何帮助’。”郭小平讲道。

  除了铁蛋之外,小米内部还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技术研发项目诞生。

  “小米的人才培养、人才激励、技术文化,都要围绕着公司的战略来做。因为‘手机×AIoT’涉及到不同的技术领域,包括硬件和软件,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也比较重视融合创新的培养,鼓励我们的应届生包括工程师跨领域多交流。”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扉告诉《中国企业家》。

  小米越来越多的举措正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技术人才队伍的搭建成为雷军最重视的战略。在小米内部有个共识,“没有新兵没有未来,没有老兵没有团队”。此外,小米针对应届毕业生有“未来星计划”,针对年轻工程师有“青年工程师计划”,还有“繁星计划”等覆盖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

  截至2021年年底,小米已经建立起了涉及12大领域、98项细分领域的技术图谱,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机器人、软件和算法、电商、智能制造、金融等各类小米研发和应用的技术。

  志在芯片

  在AIoT、智能汽车之外,雷军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是芯片。

  近日,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玄戒公司”)于2021年12月9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由X-Ring Limited全资控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电子科技、通信科技、信息科技、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

  隐藏在玄戒公司背后的,正是小米集团的两位公司关键人物: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曾学忠以及监事刘德。

  刘德现任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此外他还担任包括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小米集团旗下企业的监事或法定代表人;曾学忠目前担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手机部总裁,在小米集团内部最新的人事变动中,他接替雷军成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是,曾学忠在中兴时期曾负责过手机终端业务,且帮助中兴手机一度取得国内市场份额前五、全球出货量4800万台的成绩。2017年,曾学忠加入紫光集团,2018年,曾学忠出任紫光展锐副董事长兼CEO,而紫光展锐是国内芯片龙头企业。

  早在2017年初,小米就正式发布了独立自研芯片澎湃S1,在澎湃S1发布之后,首款搭载澎湃S1处理器的小米5C也一同发布,并在几天之后正式开售。但是,小米5C在上市之后却遭到了市场冷遇,销量不佳。此后,市场鲜有澎湃芯片的消息。直到2020年年中,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透露,小米并没有放弃澎湃芯片。

  2021年3月,雷军在小米春季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历时两年投资数亿元打造的——澎湃C1芯片。彼时,曾学忠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研芯片的难度很大,有很多坑,需要长期坚持不懈,而且要有对芯片的专业理解。

  在不久之前的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小米再次发布了自研的充电芯片澎湃P1,雷军在发布会上称,这一芯片历经了18个月的研发,作为一款充电芯片,不仅能让手机在疾速模式下最快18分钟充满电,还能让同容量的电池,多续航一小时。

  在小米之外,众多手机厂商均开始布局芯片。从国外的苹果、三星,到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均开始自主研发芯片。不过,对比2019年OPPO宣布投入100亿元研发芯片,小米当时对芯片的投入还是比较谨慎的。而华为仅在2021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75亿欧元(约126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谷歌。

  在问及小米1000亿元在芯片上的投入计划时,曾学忠没有直接回答,他表示,小米的1000亿元技术研发投入将主要布局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善研发环境。小米科技园现有123个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数以万计平方米,这些都有大量的投入。这些实验室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工程师提供在线调用自动化设备,还可以模拟全球二十多家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第二,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小米已经拥有了16000名工程师,仅在2021年就招募了5000名工程师。雷军透露,2022年小米还要继续招募5000名的优秀青年工程师。曾学忠透露:“雷总带领小米高管不断招揽全球高端人才,我们相继在全球建了九个研发中心,其中有五个是在国外,人才遍布芬兰、法国、日本等等国家。”

  第三,技术创新投入。“百万美金技术大奖,之所以要一年一年坚定地去做,是真的希望这帮年轻的有创意的工程师们,不管有多么疯狂的、酷的创意和想法,都给他们环境而且也给他们奖励,希望他们在小米平台上能够真正发挥出价值。”曾学忠表示。

  财报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研发投入3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加了39.5%,不过,当季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虽然相比上一年再次增长,仍仅有4.1%,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若如雷军所说“未来5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这个数字将不断变大。

  5年研发投入超千亿,意味着小米集团未来5年平均一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200亿元。据测算,目前,小米集团的年营收在3000亿元左右,利润在2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全年利润都将投入研发。这对于小米来说是否压力过大?不过,研发投入并不是利润数字的简单相加,况且在2021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到2020年底小米的现金储备已达到1080亿元。现阶段或许正是“财大气粗”的小米奋力补充研发之时。

  当下,在雷军喊出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无论在智能手机、AIoT,还是智能汽车,面临着无尽的挑战和机遇。雷军也清楚,对于11岁的小米来说,技术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抓手。但他同时也清楚,技术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他在小米十周年演讲时所说:“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和时间做朋友。”(记者 赵东山)

点赞()
上一条:打出特色林业“组合拳” 奏响彩色世界“协奏曲”2022-01-24
下一条:卤有有创始人周亚钢:打造热卤佐餐市场的样板工程2022-02-17

相关稿件

A股1109家公司披露去年研发投入状况 研发费用约为4852亿元 2021-04-09
芬兰移动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诺基亚 裁员缩减成本加大5G研发投入 2021-03-18
雷军100亿注册小米汽车公司 亲任法人代表带队造车 2021-09-01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吸引投资总额超7800亿元 2021-01-08
雷 军 小米科技董事长、CEO 2016-02-0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