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董明珠:我不为虚假的东西而困扰

2024-03-22 10:39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次阅读
 
董明珠:我不为虚假的东西而困扰

  “不要把问题变成苦恼”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

  董明珠想的总是不太一样。

  比如,在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助推下,很多企业看到的是未来的增长机会,她却更关注单纯补贴的弊端和回收市场的乱象,“一次性补贴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常态,”她因此建议,“企业应该自主承担以旧换新的责任,取消过多的政府补贴。”

  再比如,她直面任何争议:不否认当初投资银隆(现更名为“格力钛”)是掉入了一个深坑,不担心格力渠道改革中的噪音引发的市场传言,也不避谈“员工跳槽和企业挖人”的话题——尽管她之前的说法已经让外界议论纷纷,用她的话说,“我不会为虚假的东西而困扰,企业怎么样,自己最清楚,我就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上,在纷纷扰扰的2023年,格力电器收获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营业收入达到2050亿元~2100亿元,净利润为270亿元~293亿元,纳税约176亿元——各项指标都达到历史新高,近五年每年公司平均分红超过140.73亿元。这也让她有了更足的底气,公开宣布了格力电器未来五年再翻一番的目标。

  这是摆在格力面前的新机会,也是需要全力攻坚的新挑战。

  但问题还有很多:未来增长从哪里来?渠道改革怎样推进?新能源产业的破局机会何在?新时代的用人问题何解?就这些问题,董明珠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以下为专访的对话内容(有删减):

  谈质疑:“网上有铺天盖地的消息,我也不在乎”

  《中国企业家》:外界很关注格力这两年的渠道改革,现在的进展怎么样?

  董明珠:实际上,渠道改革我们不是今天才做,从1995年我当经营部长开始,就一直在改革,只是别人看不到而已;而且当时工具没有这么强大,比如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等。

  关于渠道改革,我们不仅要考虑格力自身的利益,还要顾及整个团队的利益,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目前,我们已经在各个城市广泛推动了“云签网批”的渠道改革,不久就会有很显著的成果出来。今年1月份,河北这边的经销商就订了5亿多元的货,说明经销商对企业很有信心,因为格力这个品牌包含了很多的内容:首先是诚信;第二是品质;第三技术先进;第四管理模式,这些都是他们所认可的。

  《中国企业家》:改革也必然伴随着争议,比如之前网上也出现过格力经销商不满、或者倒戈的信息,会担心这样的消息影响投资者对格力的判断吗?

  董明珠:我从来都讲,我没有精力去跟投资者天天沟通,如果他们感兴趣,真正到格力来看一看,不就很清楚了吗?我就用结果、用事实说话。如果天天心思放在股市上,精力就分散掉了,实体企业的发展不是靠股市支撑的,一定是靠自己的实力来支撑的。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铺天盖地的消息,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也不在乎,因为我了解自己;那些说格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来过格力,或是以前曾经在格力,早就离开的,有人是带着怨恨来说格力——因为利益没有了,有的就是道听途说,还有的因为所谓的流量——这个我就不太理解。

  《中国企业家》:这些会让你感到困扰吗?

  董明珠:我不会为虚假的东西(困扰)。因为我觉得,我肩上确实有这份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几万员工跟着你,不能发不出工资,让他们下岗;第二个对投资者要负责任;第三个最重要是企业离不开国家,所以企业对国家也要有贡献,贡献就是税收,所以我对格力财务一直强调的就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投机心理,纳税是底线,遵纪守法也是底线。

  谈格力钛:“我当时为什么舍得举债去投”

  《中国企业家》:去年年底,格力电器收购了格力钛24.54%的股份,并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择机购入,格力在新能源这块的发展构想是怎样的?

  董明珠:格力钛的技术有很多亮点,使用寿命长,耐低温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电池的安全性——不起火、不爆炸,生命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做底线,再好的技术我也不会投。

  现在我们出口到国外的大巴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比如欧洲市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安全性,除了大巴车,格力钛这边还有各种工程车、物流车、冷链车等专用车;而且,现在储能时代也来了,户储电池摆在家里,更需要安全性。

  另外,我们现在已经开发了自己独有的技术,比如光储空系统,从光伏能源直接转化到空调里面,都不需要增加逆变器,现在格力工厂全部用的是这个技术,每个工厂每年电费都能省下来几千万元,加起来每年就多创造了几亿元的利润。不光我们自己,现在全球这样的项目已经超出一万个了。

  但这可是我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所以你不可能今天讲一个,明天就能搞出来,是要不断扎扎实实地、一代一代地去升级,最终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拓出一个新的市场。

  《中国企业家》:比如新能源物流车,有分析就指出会是一个万亿市场,以格力钛目前20多亿元的营收来说,增长空间还很大。

  董明珠:会很大,但我不像大家所讲的——万亿市场等着你。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未来的市场在于你的技术升级。

  我原来也讲过,行业没有倒闭的,只有倒闭的企业,行业里淘汰的都是那些技术落后的。过去我们讲服装行业不好做,但现在服装行业活的好的也很多,都是技术推动的。

  《中国企业家》:从当年你个人举债投资,到如今格力电器增购股份,很多人都不太看好格力钛这个投资项目,你怎么看这个投资决策?

  董明珠:当时大家都说,哎呀,董明珠吃亏了,我当时为什么舍得举债去投,就是我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路径,但确实进去以后才发现坑太大了——几十亿的大坑,但话说回来,与那些以百倍市盈率去买入股票、最后企业都破产了的情况相比,我这点亏也不算什么。而且,针对这个大窟窿,我们从头慢慢梳理,到现在格力钛的内部管理已经非常完善了,我相信今年已经可以扭亏为盈了。

  所以选择投资项目,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从路径来讲,只要坚守正确的道路就一定能成功。而且过去的十几年,格力电器从股市上只募了50亿元,到目前为止累计分红已经超了1000亿元,实际上已经给投资者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了;我给股民的承诺就是,即使投资失败了,但是不影响企业的生存,不减少企业的利润;在家电行业里,格力的利润率是百分之十几,已经远超同行了,这个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谈发展:“只想着能赚多少钱,肯定走不长远”

  《中国企业家》:不久前,你提出格力未来五年要“翻一番”,增长空间在哪里?

  董明珠:我一直觉得,企业的成长点就应该来自于技术创新。

  不是说有一个新赛道,马上就发达了,然后国家出台一个新政策,机会就来了——始终是在找机会,找赛道;我就精耕细作,脚踏实地,这才是我们的本分,哪怕今天走得慢一点,但是很稳健。

  《中国企业家》:前一段时间,中央文件指出“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将给家电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你对此怎么看?

  董明珠:说实话,有政策补贴,格力也是最大受益者——跟其他家电企业一样,但我认为,不能仅从这个角度去想。

  第一,我认为企业应该自主承担“以旧换新”的责任,哪个企业卖的,哪个企业就应该跟踪服务;第二,取消过多的政府补贴,如果只是简单用补贴来推动以旧换新、设备改造,其实是被动型的——因为政府给钱了,企业就搞了,那政府不给钱呢?过去我们也有过家电节能补贴,国家拿了数万亿,有的企业当年赚了几个亿。到第二年国家没政策了,企业就没了,结果买到它产品的消费者成为真正的受害者,而且劣质产品充斥了市场。

  所以我觉得新一轮的“以旧换新”必须要更加规范化,一次性补贴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常态,每家企业、每个消费者都知道自己的责任,这个很重要。

  比如现在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家电使用周期,现在不是讲大数据吗?那么空调、冰箱用多少年是合理的,也应该有一个限定,那么企业就能明确在使用的年限内,跟踪负责所有的事情,包括回收。同时,“以旧换新”不是拿回来重新包装一下就行的,必须将旧家电销毁,提炼,再生产,这都需要操作标准和流程规范,国家应该快速建立一套体系。

  我认为这些都是需要理顺的事情,以旧换新不应该成为某个时点的政策,而要成为一种习惯思维,形成一个长期路径,这才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中国企业家》:这也将创造一个更加成熟的产业。

  董明珠:我还不太同意你这句话——说培养一个产业出来。其实我们现在所有做的事,还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转化到我们制造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通过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品质生活的改变,这样才有意义。

  如果我们心里只想着这件事能给自己赚多少钱,我认为肯定走不长远,家电行业死掉的企业很多,到现在还有爆雷的——以前都看起来很有实力的公司,归根结底来看,一个是因为管理水平;更深层次的、更本质的原因,我觉得是诚信问题,这个才是更重要的。

  谈用人:“不只年轻人,都应该要坚持诚信”

  《中国企业家》:今年你提出格力要招收6000名大学毕业生,算是招收数量最多的一年吗?

  董明珠:原来我们也招过这么多,去年我们就招收了超过5000名大学生,现在既然国家讲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我们企业理所当然应该敢于站起来,去挑这个担子,也是一个社会责任,所以今年我们也在原来计划的5000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人。

  《中国企业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下,传统制造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变化吗?

  董明珠:人才标准我觉得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大学毕业生进入到企业,都会有一个成长过程。

  不过,人才市场的管理需要一个制度。我们现在经常讲引进人才,说的好听点叫引进,不好听就是挖人,今年也有代表提出,企业最痛苦的就是大企业也挖,小企业也挖,挖得企业苦不堪言。我们现在讲新质生产力,国家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认为对人才市场也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流动机制,尤其是那些掌握着企业核心技术和资源的高科技人才;我们鼓励自由流动,但也一定要避免恶性竞争,否则损害的不仅仅是企业,也可能是产业。

  《中国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最在乎年轻人身上的什么品质?

  董明珠:我觉得不只年轻人,所有人都应该要坚守诚信。

  另外,特别是当下,有时候会有一些负能量的传播,我们要有自己的信念,要坚持正确的道路,不要被带偏了。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很焦虑,我是从不焦虑,因为人的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问题,不能把面对的问题变成一种苦恼,更多时候是要发挥智慧去解决。

点赞()
上一条:叙赣情、吃赣菜、品赣酒暨2024春茗团拜联谊会圆满落幕2024-03-21
下一条:重庆首届消费金融高峰论坛举行 姚尚坤谈投资新机遇2024-03-23

相关稿件

董明珠首次曝光选择继承人标准 2021-05-20
董明珠的故事和酒:绝不低头,从不认输 2021-02-25
董明珠的“零碳”梦想 2021-09-06
董明珠: 关键要有所创新有所坚守 2023-02-14
格力电器175亿元现金分红落定 董明珠笑谈接班人问题 2021-07-0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