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创投高新,智引未来 | 天津滨海高新区携手凡卓集团打造"产融共创"新引擎

2023-12-19 14:35 来源:商丘网 次阅读
 
创投高新,智引未来 | 天津滨海高新区携手凡卓集团打造"产融共创"新引擎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作为天津市创新资源最为丰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最多、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区域,天津滨海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锐意进取,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力军。

  12月13日,由天津滨海高新区联合凡卓集团发起,「“创投高新,智引未来”天津滨海高新区数智科技与产融发展论坛暨创投社区成立仪式」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质加速。

  这是一场数智产融发展交流盛宴,也是一场洞悉未来发展的前沿论坛。汇聚科研专家、龙头企业、智能制造新秀和一线投资机构,现场超200位创投产业大咖莅临与会,纵览智能制造产业图景聚焦产业发展难题,从主题演讲到圆桌论道,探讨创新,共话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智科技未来。

  论坛开幕,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 首先发表致辞。他表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和天津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机遇,加快打造“一核”“两谷”“三实验室”“四高地”,坚持“创新+产业”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强化金融赋能作用,先后成立了信创、生物医药、新动能等12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超280亿元,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等创新政策,打造金融服务主导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高能级体系,区域创新生态持续完善,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启动创投社区建设,制定“创投十条”政策,是高新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高新区将不断为区内企业融资“精准把脉”,为企业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打造“高新区创投圈”,加快形成以产业为中心、创新为驱动、金融为纽带的高新区创投社区生态。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韩林 现场发布高新区“创投十条”,并介绍高新区创投社区建设有关情况。韩林表示,天津滨海高新区坚持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高新区发布的“创投十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实在”,政策给予入区创投机构的各项奖励明确实在,充满诚意;二是“贴心”,为创投机构提供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服务,从各个维度保障创投机构安心经营;三是“开放”,为积极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不论创投基金是否设立在高新区,只要参与高新区企业投资,即可根据投资金额的不同享受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在重点项目招商奖励的政策中,创投团队向高新区推荐优质项目最高可享受2000万元奖励。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韩林-

  会上正式启动了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投社区”,滨海新区副区长赵兴荣、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夏正淮、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穆欣全、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黎红、天津证监局副局长胡经生、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张雪颖共同见证。高新区“创投社区”启动,海尔创投、分享投资、凯辉基金、普罗资本、中科创星、韦豪创芯等12家首批入区创投机构和凡卓集团、普华永道等8家创投服务机构现场与高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新区样板型创投生态社区联盟。

  嘉宾分享环节中,从前沿技术、行业观察、投资趋势展开精彩分享,为中国智造和现代化产业升级带来启迪。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更离不开科研技术的支撑。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主任助理刘秀云 围绕「产学研赋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与嘉宾们分享了海河实验室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的创新研究。

  目前,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联合央企,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款脑机接口专用编解码芯片“脑语者”,突破了基础元件“卡脖子”难题。同时自主研发的“脑机智能人工神经信息系统”,获批全国首张脑机智能人工神经信息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国产高性能脑机交互装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刘秀云表示,在产业带动方面,实验室已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等共同搭建产学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脑机交互技术实验室”,一系列创新成果已经在路上,落地后有望进一步推进脑机在医疗、康复和日常生活领域应用。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主任助理刘秀云-

  目前,机器人技术产业与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对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专注这一领域的大界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孟浩 带来了关于「机器人技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战经验。

  孟浩提到,大界运用云技术打造了「智能机器人工业软件平台RoBIM」,用三维数据驱动工业机器人能够自主感知和生产,除了跑通模型到机器人生产中的CAPP和CAM自主决策流程,云平台还能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机器人底层核心模块,帮助他们搭建自己虚拟化的数字工厂,通过核心的低代码模块,可以让机器人自动形成一套加工策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推动中国底层自主工业软件更加成熟,走向世界。


-大界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孟浩-

  创新是制造业的第一动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让中国智造屹立于世界之林。通过「制造到智造-—产投共建产业升级新生态」圆桌论坛,进一步揭开了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秘密”。凡卓集团创始人兼CEO李晶 作为本场论坛主持人深度参与,针对中国智能制造未来的趋势以及针对智能制造转型大背景,新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享投资创始人、董事长白文涛表示, 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然后是自动化、数字化,最后到智能化,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每一步跨越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当前来看,智能化涉及到软件,硬件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绕不开人工智能这一块。

  金海通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海龙 提到,金海通自创立以来,一直面向国际市场,持续深耕集成电路测试分选机领域。从长期发展来看,公司必须立足本土,同时保持国际化视野,在本土构建一个比较坚实的上下游产业协同的系统化的供应链,同时紧跟国际技术趋势,保持和国际头部厂商的密切沟通与合作,用国际化产品需求感知能力持续赋能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亿利集团常务副总裁赵闯 提到,机遇与挑战并存,亿利已经走出国门在美国建厂,未来或将在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成立工厂。而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进步,以往需要100%进口的零部件也逐步转到国内生产了,同时国产替代提供了机遇,这也给了企业更多发展的空间。塬数科技合伙人兼战略部总监李谦 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最近几年逐步上升的原因,一些头部链主在逐步或者部分把它的供应链从中国迁移到东南亚国家。而实际情况中也存在许多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犹在。

  从资本视角来看,天津海河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金峰 提到,本轮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给我们产业带来三个最大的趋势,第一个是细分;第二是迭代;第三是重构。投资机构在这三个趋势需要注意,投资决定前也必须把握住这个趋势。

  来自招商银行总行股权投资基金战略客户部业务总监朱文娟 女士,从私募生态视角,分享了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她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当下处在一个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时期,私募股权基金担负着将社会资金转化为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的重任。招商银行依托行业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全国服务一家”及“投商私科研”一体化优势,打造了私募生态服务体系,重点构建三大平台——GP-LP对接平台、科创企业服务平台和GP-政府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近期,招商银行还将成立科创母基金和科创直投基金,进一步深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助力。


-招商银行总行股权投资基金战略客户部业务总监朱文娟-

  关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 就「3D视觉技术赋能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进行发言。他指出,制造型企业近年来普遍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即劳动力紧缺,招工难、用工难的难题,此外“人力难以为”的大重量、高精度的工作,也需要工业机器人的助力。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智能软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视比特不仅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也是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牵头单位,还有科技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在重工、汽车、物流、光伏锂电领域,解决智能制造场景下的高端机器人应用需求和高精度在线检测需求。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机遇。晴数智慧创始人兼CEO张晴晴 就「大模型数据集赋能场景数智化」带来分享。

  晴数智慧是一家聚焦数据,特别是大模型高质量对话式数据的公司。关于高质量数据怎么样帮助AI智能体迭代优化,张晴晴强调除了重视数据内容质量问题和标准统一的格式,数据合规和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未来,大模型AIGC的方式有望助力海量数据生成,实现降本增效。高质量数据集也会持续为AI落地训练、内容安全性测试、产品功能性测试、通用性知识测试保驾护航。


-晴数智慧创始人兼CEO张晴晴-

  随后炎黄国芯董事长郭虎 就「中国模拟芯片的挑战和机遇」分享,炎黄国芯专注特种领域高性能自主可控电源管理芯片,今年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郭虎指出, 模拟芯片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桥梁,如果把CPU比作大脑,存储器相当于大脑皮层,各种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电源管理器就相当于心脏位置,保持重要的供电问题。

  模拟芯片在中国赛道有很大优势,除了技术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其存量和增量空间同样巨大。存量就是国产替代,中国每年进口4400多亿美金半导体,其中16%都是模拟芯片。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万物互联则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存在万亿级的需求。此外,在商业航天领域、军转民的市场、5G基站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电源管理芯片。展望未来发展,郭虎强调企业第一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第二要拥抱产业。


-炎黄国芯董事长郭虎-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孕育出许多应用创新层面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以「制造科技应用-工业智能助力产业效能提升」为主题开展讨论。

  智能制造产业链供需环境发生快速变化,一方面需求端对高品质,精度高,或者定制化高的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供给端则需要不断地去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的能力,在变化的过程中,如何过渡、把握机会?

  鹏钛存储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天洋 :“能做的就是坚持核心产品技术创新,不管是目前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池的需求,还是大模型智能计算或者是智能制造,以及将来车规,自动驾驶,还有边缘计算,我们都在打磨核心的技术,为上面整个算力,整个通讯,整个网络提供最核心的infrastructure存储核心产品。”

  宾通智能创始人兼CEO龚超慧 :“要真正抓到关键点,并且能够有足够强的品质要求,技术要求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在中国永远是一个蓝海市场。而变化挑战,主要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需求越来越往个性化方向发展,倒逼供给侧形成更精准满足某一类细分需求的能力,但是本质上这个供需关系和供需市场依旧在。”

  湃特纳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克成 :“从智能建造供需角度看整个需求,一方面是市场上没有很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还处于早期阶段,产品效益不明显。同时,智能建造行业已经出了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当其中有企业真正达到PMF阶段,极大满足客户需要,供给和需求就会出现相互促进的正循环,产业将进入繁盛阶段。”

  中电健康科技基金总经理、合伙人祝明 :“在生命科学和高科技产业链,药厂、半导体公司的供应商,很多核心供应环节国产化率只有个位数,随时被断供,这样供需关系不是健康的,所以需要大量的中国科学家填补这个空白,也就存在海量的机会。”

  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CTO沈强 :“整个智能制造体系,是从产品的正向研发开始,包括从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品与工程实现、生产制造能力与供应链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的努力,到最后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制造,再形成规模化业务是一个全流程的体系,所以工业智能化也是一个系统优化层面的问题。我们着重关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核心数智能力供给,如像将核心机理及工艺进行模型化,通过数字孪生大幅提升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价值,以及在此过程中提供支撑的关键数智基础设施,如工业数据管理、云边协同计算、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智能制造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制造业要保持发展的活力,更需要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天津滨海高新区把握智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逐步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凡卓集团也将充分发挥9年创投经验与生态扩展的优势,以长期主义为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趋势与商业力量的同频共振,助力企业、金融机构与产业多方共赢,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点赞()
上一条:雄安股权交易所来了2023-12-17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山东临沂高新区:产才共融 双向赋能打造区域人才集聚新高地 2023-12-18
产融共创碰撞新兴力量!首钢建投携手凡卓集团举办前沿技术专场路演 2023-08-28
烟台高新区红色引擎释放双创活力 2022-06-10
西安高新区:构建多元科创格局 加快建设“科创高新” 2021-10-27
国家高新区成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2023-12-18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