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投资印尼,即是投资未来十年的黄金机遇”

——专访印尼耀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乘华

2025-09-29 16:36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投资印尼,即是投资未来十年的黄金机遇”

2025年9月25日,在由国际展望联合会(NEXT Federation)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展望大会(雅加达2025)上,印度尼西亚耀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华耐特”)董事长张乘华分享了公司在印尼 “从出海到扎根”的实践历程、对发展机遇的深刻认知,以及与印尼共筑绿色工业未来的坚定愿景。

张乘华表示,“投资印尼,即是投资未来十年的黄金机遇”,印尼近年来的繁荣发展令人由衷赞叹,而两国领导人共同推动的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更让中资民企对在印尼长期投资、深度发展,注入了最坚实的信心与力量。他提出了“守护工业心脏、赋能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并规划在印尼建设耐材工业园及国际研究院,以实现“研发-生产-人才培养”全链条本地化,即“从出海到扎根”路径为中国和印尼产业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落地范式。

战略抉择,商业布局契合国家战略

在选择印尼时,耀华耐特并非偶然的商业布局,而是基于对宏观趋势、国家战略与合作生态的深度研判,即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周期,印尼注定是全球最具活力与增长潜力的经济体之一。公司的战略发展与印尼国家战略的宏伟蓝图高度契合,耀华耐特深入研究印尼政府《2025-2045 年国家长期发展规划》(RPJPN)的宏伟愿景后发现,其以“工业化升级、能源自主、基础设施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路径,与耀华特耐的核心服务领域形成天然契合,规划中重点推进的冶金(镍铁、钢铁、电解铝)、电力(火电、热电、新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正是耀华耐特深耕多年的核心赛道。

对此,张乘华表示,耀华耐特绝非简单的 “参与者”,而是以成为这些关键产业升级的“支撑者”“赋能者”为目标。

与此同时,耀华耐特认为,当前中国和印尼两国之间正处在双边合作的战略红利与稳定期。在“一带一路” 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深度对接下,中印尼关系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种高层级的战略协同,为两国企业合作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网”,即政策的连续性、合作的稳定性、市场的开放性,可以让公司摆脱短期不确定性的困扰,进行着眼于十年乃至更久的长远规划,这也是中资企业扎根印尼最宝贵的战略机遇。

此外,印尼拥有丰富的镍矿等自然资源,这正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基石。耀华耐特的投资逻辑,正是要通过先进技术将这份“资源优势”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优势”。同时,耀华耐特切身感受到印尼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所做的不懈努力:市场开放度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日益便利化、政策执行更加规范,这些变化让外资企业能够 “安心经营、放心发展”,构成了投资的黄金基本盘。

深耕实践,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2016 年,张乘华怀揣梦想踏入印尼,到如今将印尼视为“第二故乡”并作为公司全球战略核心,九年时间里,张乘华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战略先行、扎根本地、融入生态、共创价值”的发展路径,通过“四步走”战略,构建了扎根印尼的完整产业链,做到了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一是战略先行,建立信任。2016年,张乘华在印尼成立了印尼耀华科技有限公司,这并非简单的销售据点,而是“市场桥头堡”--既是先进技术与产品的引入窗口,更是信息收集、客户服务、本地化研发的前哨站,核心目标是 “读懂市场、建立信任”。二是重资产投入,落地服务。2017年,张乘华在印尼又成立印尼耀华工程有限公司,将核心的施工、技术与服务团队全面本地化,提供从设计、砌筑到保温施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彻底解决客户 “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痛点,用实际行动展现“扎根当地”的决心。三是全面本地化,融入循环。公司始终将 “守法合规” 视为企业生命线,严格遵守印尼各项法律法规。在人才层面,大量雇佣并培养印尼本地技术与管理人才,让印尼团队成为运营核心;在供应链层面,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真正融入印尼经济生态,而非 “体外循环”。四是产业赋能,共同成长。从 “销售产品” 到 “创造价值”,公司将中国成熟的耐材技术与印尼工业需求相结合,不仅提供材料,更帮助客户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成本,成为客户成功路上的 “合作伙伴”。

如今的耀华特耐,已完成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蜕变为集技术研发、产品定制、物流仓储、专业施工、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炉窑内衬与保温系统领袖级服务商。耀华特耐的核心业务是为基础工业提供 “盔甲”与“节能衣”,即炉窑内衬与保温系统。炉窑作为工业生产的 “心脏”,其能耗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极大,而耀华耐特的服务正是让这颗 “心脏” 跳得更强劲、更持久、更经济。耀华特耐提出的系统解决方案如同工业设备的 “双重防护”:内衬系统直面高温侵蚀与物料磨损,保护炉体结构完整,决定窑炉的使用寿命与运行安全,是名副其实的 “坚固盾牌”;保温系统可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散失,直接降低燃料消耗与能源成本,同时改善生产环境,堪称 “高效的节能衣”;系统集成则通过科学搭配内衬与保温材料,形成完整的节能屏障,是实现工业设备 “安全、稳定、高效、低碳” 运行的核心关键。正是凭借公司卓越的节能效果、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深度的本地化服务,耀华特耐已成为众多中资企业、印尼本土知名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与核心供应商,用实力证明了中资民企在印尼的成长潜力。

面向未来,共同壮大中印尼合作的 “朋友圈”

面对印尼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张乘华表示,耀华特耐已提前布局,针对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兴绿色能源领域研发了专属的新型耐材与保温解决方案,用技术创新响应印尼的环保政策与能源转型需求,确保服务始终走在产业升级的前列。

未来耀华特耐将在印尼加大投资,共建绿色工业生态。九年的扎根实践让耀华特耐深信印尼的未来无限广阔,而“与印尼共成长”是耀华特耐最坚定的战略选择。基于此,公司计划启动一系列升级举措,以更大力度深化合作。

升级产业布局,建设全链条本地化工业园。耀华耐特计划投资建设“耀华印尼耐材工业园”,这绝非简单的生产基地,而是一个整合“研发、生产、人才培训”的产业集群。园区将实现从基础材料制造到高端产品深加工的全链条本地化,不仅能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与效率,更能为本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与税收,成为支撑区域工业发展的 “新引擎”。

共建创新引擎,打造产学研国际合作平台。耀华耐特将联合中国武汉科技大学(在耐材领域拥有深厚积淀)与印尼顶尖大学及研究机构,共同创建 “中印尼先进耐火材料与绿色制造国际研究院”。研究院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开发适合印尼本地资源特性的高性能材料;二是为印尼绿色工业转型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三是定向培养印尼本土高端技术人才,用 “创新+人才”为印尼工业化注入持久动力。

开放协同发展,成为行业“铺路石”与“合作者”。张乘华深有体会,“单一企业的力量有限,产业生态的繁荣才是长远发展的保障。”因此,耀华特耐愿以开放的姿态寻求合作:欢迎印尼本土企业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共享技术、市场与供应链资源;期待与更多中资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共同开发印尼及东盟市场,降低单一企业的出海风险。

对于有计划在印尼投资的中资企业,张乘华认为,印尼市场欢迎的是“真正创造价值、带来技术、愿意共同成长”的企业,这里或许有挑战,但只要秉持“扎根而非漂流的初心,拿出决心、耐心与真心,就一定能收获远超预期的回报。张乘华同时表示,耀华特耐希望成为后来者的“铺路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企业融入印尼市场,共同壮大中印尼合作的“朋友圈”!

2025092915201497.001 (1) (1).jpg

图片说明:印度尼西亚耀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乘华发表主旨演讲

2025092915201497.002 (1).jpeg

图片说明:印度尼西亚耀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乘华代表公司领取“金马灯”荣誉大奖

点赞()
上一条:2025十大顶尖现货黄金开户平台独家排名总览2025-09-29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姚尚坤:聚焦高科技投资,展望“十年”投资机遇 2024-04-20
跨国公司负责人共话中国新机遇 2024-03-27
外资企业见证中国金融开放非凡十年 2022-07-22
2024年中国广西贺州黄金珠宝产销对接暨投资推介会将于18日-20日举办 2024-10-14
十年来,天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8000家 2022-10-1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