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2025-09-23 14:32 来源:经济观察报 次阅读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1.jpg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真正的转型,始于对旧模式的勇敢颠覆——根植于“企业是社会的公器”的经营理念和百年历史,聚焦于满足不同时代消费者的产品创新——这或许是松下在当下战略转型中对自身发展所持的态度。

在2025年7月底宣布的松下集团组织结构调整中,松下对原本较为冗杂的组织架构进行精简。预计2026年4月,新的组织架构将启动,松下电器株式会社重组后将变为三家独立的事业公司,旗下生活电器公司、中国东北亚公司的主要业务将由松下娱乐·互动株式会社承接,并成立新的“松下电器株式会社”。此外,新风空调公司、冷链公司重组为“松下空调新风冷链集团”,电气工程公司重组为“松下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2.png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日前,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调整主要是针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他说,“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消费大国,还是创新大国、工程师大国。对松下而言,如何通过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锻炼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然后将这些成果推广到松下全球的兄弟企业,是我们商业模式的新的挑战。”

2024财年,松下集团在中国东北亚地区的业绩实现了增收增益。销售额达到同比103%,营业利润同比110%。2025第一季度(4月-6月)也实现了增收增益,销售额达到同比103%,营业利润同比126%。成为松下集团在全球“自主经营”的成功样板。与此同时,基于China for Asia策略,来自中国的创新实践也在东南亚等市场获得成功,验证了“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在松下全球战略转型中的意义和价值。

价值转型

针对此前业内关于松下家电业务将被“放弃”的猜测。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木下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对于松下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型市场。”他说,“家电业务在新的组织架构中被定义为重视盈利性的业务,而中国经验将作为该业务在全球获得成功的基础。”

2年前,木下步出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期间,大胆提出从“China for China”到“China for Global”的战略。从在中国单一生产,转向在中国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出口的完整业务,目标是将CNA在中国形成的“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推广到海外地区,为松下的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这一战略完整匹配松下之后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后的目标:2027财年(截止到2028年3月)家电业务调整后营业利润率达到10%,并作为增长型业务得以延续。但其挑战在于,如何将日本先进的技术储备和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相衔接,形成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创新。

“要在中国家电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松下电器的在华业务必须实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松下的百年工艺标准+中国市场需求,实现价值创新。”在木下步看来,借助集团架构重组的机会,松下应将工作目的“从向内看,转为向客户看,并以此实现价值转型。”通过将松下引以为豪的产品质量与本地快速研发相结合,加之合理的成本结构和价格,被作为松下在华家电业务模式的核心。

目前,松下电器生活电器事业部在日本有30名专门从事烹饪科学的专职研究人员。负责从食材的口感、烹饪过程进行研发。其最新推出的微蒸烤Bistro系列64眼红外线传感器在0.1秒内设定火力,高精度地对锅内食材进行监控,无论“一锅出”还是“一碗汤”,都能精准实现高质量的烹饪过程。

3.jpg

【跨国公司在中国】松下: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炼场”

而在中国嘉兴的小家电工厂,陆续于1994年和2005年成立了研发团队,更好地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2014年中国研发团队使用日本技术开发出第一代IH电饭煲,其中仅用5个月研发出的聚嗨盘,推出仅4个月即实现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到内置了日本团队研发的“64眼红外线传感”技术,结合中国饮食文化推出的集微波、蒸汽、烘烤一体的“万食炉”,这些“日本品质+中国创新”的新品,无一不印证了中日协同研发的历史在松下小家电领域由来已久。2025年上半年的618商战中,CNA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达两位数。其中包括电饭锅、微波炉、吹风机、剃须刀在内的小家电销售额增长喜人。

但在木下步看来,尽快推动“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仍有巨大的空间。他努力推动松下中国东北亚公司聚焦研发流程,大幅缩减产品研发周期,加速新产品上市。他表示,自己的团队正最大化地发挥“桥梁”作用,“将中国经验与松下优势结合起来,在中国创造出全球及中国‘友商’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并将其推广到更多市场。”

以2024年AWE期间发布的Panasonic Xtra系列冰箱为例,这款产品面向Z世代用户,得益于中日研发团队的紧密合作,其开发周期缩减了近50%,成本降低30%。2024年,松下家电业务针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额实现了双位数增长。2025年AWE期间发布的新一代阿尔法洗衣机,搭载的“智控星环”即是来自中国市场的研发成果,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为全球业务增长作出了贡献。

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审视业务,松下中国的家电领域亚未来会有更多机会与中国企业合作,更充分地发挥中国供应链优势。木下步认为:“中国的供应链极为完备,松下集团在中国的供应商有6000家,占松下集团全球供应商的约80%。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发挥‘外脑’的力量,开发先进的技术,在生活方式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会使我们避免同质化,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交付价值。”

本土化“再造”

“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理念不仅在家电领域,也在所有业务领域得到推广。通过位于上海的全球采购公司,从松下中国东北亚地域向世界各地的集团企业介绍中国的零部件、材料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供应商),也开始向欧洲、亚洲和日本工厂提供自动化生产设备。

作为松下本土化“再造”的又一成功样本,2025年4月,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国业务部门成立,张健作为松下机电在中国培养和提拔的本土高管出任BU长,负责该业务在中国的布局和产业链合作。

松下机电株式会社是松下控股旗下8家子公司之一,下设机构控制部品、元器件解决方案、产业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四个事业部。业务范围覆盖AI服务器、车载CASE、智能制造等。

2024财年,松下机电株式会社销售收入在松下集团所占的比例为13%,达1.1兆日元(约合527.9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实现近两位数增长。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国有11家工厂,总销售额168亿人民币,针对AI服务器的电容器销售额翻倍,电子材料销售额也增长了33%。

“中国是未来5-10年全球制造领域的领头羊市场,为此松下机电将中国作为核心阵地,不断深耕。”在张健看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形态,正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而中国作为全球自动化领域最大的单一市场,是当仁不让的“前沿”。“中国有几大优势是全球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智能产业革新以及最完整的产业链。如果我们不在中国扎根,不做和中国‘友商’同样的事,就会失去机会。”他说。

事实上,自2015年松下开始为中国客户的崛起而进行产品开发以来,中国本地化研发的重要性逐年递增。为实现定制化开发,将产品迭代周期缩短,研发投入正以每年20-30%的比例增长。与此同时,松下机电在华业务的中国供应商比例已提升到70%以上,实现了更低的“中国成本”。

未来,松下计划将更多的中国供应商引入松下全球供应链,为松下全球的企业服务。张健乐观预期,作为松下机电全球业务的核心阵地,在与中国客户的不断合作中,松下工业自动化系统在华业务将深度嵌入中国产业链,并随着中国企业的产业链“出海”大潮,迎来新的高速增长期。

中国经验

从40多年前在中国最初开展的家电及其零部件业务开始,目前松下在华业务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家电和住宅设备业务约占三分之一;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电池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占三分之二,并在近年来的自动化热潮中持续增长。据了解,目前松下集团正努力把握能源和AI领域的发展机遇。其在大连的和丰田的合资公司——泰星能源已累计投资额78亿元。该公司支持纯电项目的四期工厂,今年8月份已开始动工。

过去6年,不仅CNA在中国零部件本土化率已实现90%,成本降低20%以上;CNA在华本土高管比例也从38%提升到64%,不断提高的决策速度激活了团队的战斗力。

目前,在松下中国东北亚地域64家在华企业的高管团队中,一半以上是中方人员,很多和张健一样在早期曾赴日参加培训的年轻人如今都被委以重任。不仅如此,通过覆盖亚洲各市场的“轮岗派遣”,日本的市场营销团队和东南亚地区的干部储备人才到中国学习培训,中国团队成员也被派往其他地区工作,以获得全球视野。通过人才轮岗将中国业务模式中的经验推广到全球其他市场。

不仅如此,松下中国东北亚地域的软件研发人员在过去6年增加了1倍,达到2000人,成为日本以外最大的研发团队。本间哲朗希望未来5年内,研发团队人数能再翻一倍,将更多的设计开发工作转移到中国,以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中国的GDP规模现在是日本的4倍,其特点是快速增长的领域变化迅速。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中国市场的变化的方向,我觉得非常重要。”针对来自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本间哲朗表示:“我们并不打算参与‘内卷式’竞争。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提供松下独有的价值,远比价格竞争重要。”他提及,松下将以“全勤生”身份第八次参展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点展示来自中国的创新成果。

点赞()
上一条:Bitget 上线 25 支热门美股 U 本位永续合约,杠杆区间 1-25 倍2025-09-23
下一条:伦敦金软件哪个好用?十大常用的黄金实时行情软件盘点2025-09-24

相关稿件

保持全球竞争力 跨国公司选择“在中国” 2024-03-22
关于公布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的通知 2022-09-06
期待更多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一起赢在未来 2024-01-02
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2021-02-26
金观平: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不单是大市场 2023-06-10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