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研发投入超八千亿元——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25-09-17 14: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次阅读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 上市公司产业向新向绿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3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步夯实,科技叙事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超四分之三公司盈利

上半年,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上半年,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6.08%,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修复,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10.01%,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7个和20个百分点。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电气、电子及通讯等4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上半年,“以旧换新”补贴稳步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家电换“智”趋势显现,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消费电子国产替代加速,行业营收增长24.82%。文化消费需求释放,游戏、影视院线等代表性行业营收均实现增长,净利润增速超70%。全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居民物流活力增强,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面对美国关税冲击,上市公司顶住压力,海外业务彰显韧性,实现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比连续3年提升。船舶制造领跑全球,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净利润增长135.33%。中信证券认为,上半年上市公司境外收入明显好于整体营收,源于出口持续超预期和中资企业加速出海。

产业向新向绿

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挥创新示范效应,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个、4.44个百分点。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科创债市场快速扩容。上半年,央行、证监会联合推出科创债新规,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简化信息披露要求,鼓励提升长期限债券占比,引导地方提供贴息、担保等配套举措。新规落地以来,累计发行824只科创债,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发债规模为1004.2亿元,占比9.84%,较上年显著提升。

光伏、汽车、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反内卷”政策出台,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光伏“反内卷”重塑竞争格局,大型锂矿暂停开采,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密集减产,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中信证券认为,在“反内卷”影响下,预计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增速将继续保持偏低状态,加速供需重回均衡。

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营收、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重大能源工程推进建设,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智慧植保、低空文旅等新业态活力迸发,城市空域交通试点有序推进,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股东回报意识增强

截至8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35家。今年以来新增首发上市67家,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主要集中于电子、机械设备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九成。累计退市公司24家,沪深主板占83%,其中3家涉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8家涉及财务类强制退市,3家公司申请主动退市。年初以来,A+H股公司新增11家。

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上市公司利润分配走向常态化、规范化。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89家公司中期分红。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央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贡献71%的分红金额,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主动分红意愿持续提升,其中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股东回报意识日益增强,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风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资本市场正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融资扩张,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快速发展;同时,企业分红与回购逐渐常态化,投资者能够持续分享企业盈利增长带来的回报。生产端与消费端相互促进,构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

点赞()
上一条:永安行拟定增募资8.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025-09-16
下一条:拓邦亮相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 以全场景光储充方案赋能零碳未来2025-09-18

相关稿件

300余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翻倍 2022-09-01
半导体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 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2024-08-14
快递公司上半年业绩普涨,股价却“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2-09-01
系统级芯片市场景气度回升 多家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 2024-08-15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超34万亿元 2022-08-3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