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专访和府捞面创始人:每一碗都有大师背景

2024-08-15 15:21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专访和府捞面创始人:每一碗都有大师背景

今年以来,和府捞面接连陷入舆论漩涡。“预制菜争议”“高价格”等话题受到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

7月初的一天,在上海虹口区一栋写字楼顶层,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在接受中国食品报社记者专访时,就热点话题进行了梳理和回应。

“我们以前在外滩办公,办公室能看到黄浦江景色,东方明珠和'擀面杖'。”李学林笑着介绍,“搬到这里办公虽然看不到外滩,每年却能节省上百万租金。我们把组织提效、供应链集采降本的成果让利给顾客。”

作为国内较早把卖面的餐厅装修成书房风格的品牌,和府捞面诞生起便大受欢迎。坐在书架旁吃碗面看会书,无论是体验感和调性,让消费者异常满足。而在资本市场,诸多大企业的追逐争投,也让传统餐饮人羡慕不已。

然而,随着整体消费环境趋于理性,中高端的价格定位成为和府捞面备受争议的因素,而被质疑为预制菜又令其一度成为热搜话题,受到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今年6月,和府捞面上线了新菜单,降价力度相当大。这一动作很快被媒体捕捉,和府捞面这次对自己“下狠手”也再次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

对于这一切,和府捞面及创始人李学林犹如成年人之间的一种社交关系,叫“已读不回”。

但,改变在悄然发生……

2024081416182336882200.jpeg

舆论风暴

和府捞面究竟是不是预制菜?

“如果把餐饮品牌提前在中央厨房加工的净菜、半成品及成品定义为预制菜,那么国内90%以上的连锁餐饮企业都是预制菜。”李学林说。根据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解读,净菜、主食类产品、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围。

今年和府捞面曾因被质疑是预制菜上了热搜,在吐槽、怀疑预制菜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评论提到一碗面三四十块钱“吃不起”。

彼时,李学林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每一碗面条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原料来自哪里,浇头如何整锅熬制的,自己心里清楚。

随后舆论持续发酵,网络上各种揣测、好奇的声音不断,而李学林仍然对外界“三缄其口”。

一位他的多年好友说:“他那个人就这样,只知道用好食材、做好产品,就会埋头干事业,从不懂得营销自己。”

在拒绝了对外一切回应之后,李学林冷静地分析并自省——哪里出现了问题?

为此,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巡店调研,走入门店、走进消费者。经过两三个月奔波,李学林发现三年黑天鹅事件后,消费者对产品定义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刚需、理性逐渐成为主流,而和府捞面产品和价格带却不够丰富,没有满足更多顾客需求。他决定,降价并开发低价产品。

“就在隔壁会议室,为了降价这事我们开了好多次会,不论是股东还是高管,反对意见占绝大多数。”李学林回忆道,他们给我算一笔账,如果整体降价超过20%,但是客流没有增加的话,年营收将少几个亿,“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最终,李学林还是顶着压力直接把价格打了下来。

同样为了降本增效,李学林把上海的总部从外滩搬到了虹口,每年节省租金上百万元。从总部到门店再到工厂,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笔差旅费能省则省。他表示,“从目前降本的效果来看,全年节省费用至少7000万元,想办法做到了降价提质、价格降低的同时,还引进了有机、绿色认证的食材。”

解决了价格问题,李学林决定近期开放中央厨房,邀请顾客了解和府捞面产品制作流程。

酒香也怕巷子深

李学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府捞面产品早期定位中高端,但不是为了暴利赚钱,主要是工厂、食材、房租、员工、管理、经验六项成本导致。

工科出身的李学林做事喜欢追求效果。和府捞面也为此做出了普通餐饮人及消费者很难理解的诸多动作。

为了保持面条筋道口感,他坚持用巴西或澳大利亚进口面粉。即使三年黑天鹅事件期间,国产替代面粉也要优质的。皇冠的猪肉,安格斯的肥牛,有机的蔬菜,即便这些优质食材让客单价居高不下,他也从不对品质做出任何妥协。

只是,李学林误判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心智,以为好原料好食材是吃出来的,而不是宣传出来的。

关于粉面产品中的配菜,对很多餐饮品牌来说,优质即可满足,但李学林的要求却更加严格。从产地新鲜直采,逐渐演变成合作种植的有机食材,不仅成本增加,也让很多员工难以理解为什么非要这样。

和府捞面总部一位员工表示,以前用这么多好食材,他却从不让大力做广告营销,现在也只是以店内和菜单露出为主。

降价不降质的同时,李学林正在通过集采优势,逐步提升有机产品的比例。“我们现在大米、醋等食材达到有机标准,有机、绿色、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食品已经占比达到10%以上,未来会更高。”

有餐饮同行曾劝李学林,商业的目的是追求利益,只要能赚钱,何必那么较真?

“从和府捞面成立那天起,我就立了规矩,和府捞面可以降价,可以倒闭,但不允许在食材品质上打一丝一毫折扣。”李学林表态,“做餐饮就是做良心,做食品就是做德行。”

在接受中国食品报专访时,谈及食材源头管理的问题,李学林笃定地说,和府捞面从不采购任何来路不明的原料,这是内部铁律。

人们并不知道,早在成立初期,李学林便在全国各地寻觅厨艺高手,从国宴大师到地方菜系传承人,只要有特别技艺,就会纳入研发团队,至今已经积累了十数名国宴厨师及数十名知名厨艺大师,研发产品三千多款。

202408141618241275642642.jpeg

手机大佬转型餐饮

1994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李学林进入江苏南通一家国企工作。家族经商的优越条件,让他对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并不在意,努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阅历。他描述,一个人几乎干了整个部门的活,每天有大把精力和体力,老同志们也乐得清闲,对小李的评价也就越来越好。

1996年,厌倦一眼看到退休生活的李学林决定正式下海,父母资助的三万算是启动资金。拿着这笔巨款,他决定进入手机行业。

“那时我判断,手机一定会成为生活必需品,就像今天的汽车,大部分家庭都会有。”李学林回忆着当年的商业眼光,依然很确信。

工科出身的他对电子元器件并不陌生,从手机维修店干起,0基础开始学习手机维修。这却很符合他的做事风格,从事任何行业或岗位,必须明白每一个流程或每一个原理。卖手机必须先了解手机。慢慢地,李学林发现,进口手机虽然质量好,但价格贵销售渠道有限;国产手机虽然质量一般,但却很符合普通工薪阶层需求。于是,他决定帮助国外品牌手打开机差异化销售渠道,再代理别人不愿意卖的国产手机。

今天看来早已常见的代理商战略,却让当年的李学林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便把3万本金变成了100万元,百分之三千回报。

“现在手机店用防盗拉线展示手机的方式,我在20年前就开始这样干,那时候的手机都放在玻璃柜台里,只有我店里的手机是直接展示在外面体验。”他说。

大约十年后,李学林成为国内头部手机代理销售商,每年营收规模十几亿元,并拥有一个创新能力和组织架构完善的团队。

彼时,他却判断未来消费市场经历高速增长期后,一定会回归到刚性需求,手机竞争将异常内卷,有可能卖一部手机利润都不够吃个盒饭,转型迫在眉睫。

在李学林看来,餐饮行业将会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刚需行业。任何经济环境下,吃饭是每一个人永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其他餐饮品牌创业历程不同,和府捞面创立初期就“家里有矿”。李学林带领团队考察各地餐饮市场数月后告诉创始团队,想开连锁并做出标准化,开店之前必须先建中央厨房,否则宁可不干。这个先建央厨后开店的动作,别说是十几年前的餐饮行业,即使放在当下,也足够疯狂。

“别人开店失败可能损失几十或几百万,那时候我们要是失败,损失的是几千万甚至上亿。”他感慨道。

就这样,和府捞面门店刚刚开业时,后端中央厨房总投资已经达到数千万元,堪称粉面赛道最贵的门店。

对于为什么要执念建中央厨房?李学林则表示,一个餐饮品牌敢在开店前先把后端供应链建好,只能说明是想踏踏实实做好品牌、做好产品,不是为了当一个网红店,赚一波割韭菜的钱。

而这种执念,还被强迫在和府捞面的管控体系中。

餐饮圈的互联网码农

在和府捞面江苏如皋总部,一个物联网数智化控制中心实时监控全国门店及中央厨房每个角落。

“每一家和府门店的温度、能耗乃至煮面炉换水时间等数据,总部控制中心实时监控。”李学林在受访时介绍,“每一份食材过期时间、废弃动作、员工操作规范,24小时监控巡查体系全部覆盖。”

为了打造一整套以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为目的的物联网数智化系统,早在七八年前,李学林没有采用其他餐饮企业买系统的逻辑,而是网罗一批互联网人才,一个一个代码敲出了整套系统。

20240814161824680863119.jpeg

和府捞面创立伊始,李学林对食品安全相当重视,他亲自定了沿用至今的三条规矩:不篡改产品工序、不使用不明原料、不使用过期食材。和府人称之为三条“特高压线”。无论谁触碰这三条红线,都必须一视同仁,严肃处理。

而为了解决供应商食材农残药残可能超标的问题,李学林采购了多台高标准检测设备,每台价格动辄数百万元,堪称实验室级别的检测。

“以门店废弃食材为例,以前我们到期卖不完的食材报废时必须两个人在场,一个拍摄,一个废弃,然后传入云存储。”李学林介绍,“现在监控员工废弃食材全部靠智能化监控设备,每天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哪些该过期了,这些数据我们监控中心实时掌握,避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

“如果煮面机水温没达到温度标准,总部系统通过物联网都能够形成实时监测,总部指令能够实时到店里。”他说。

把一家餐饮门店硬生生对标成了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李学林看来仍然不够,“我们正在准备打造更先进的物联网数智系统,未来一颗有机菜从源头出来如何到中央厨房,又如何加工进入门店,一包浇头是哪个员工制作的,用什么温度运到店里,又在店里储存了多久,和府捞面有能力做到全链条可追溯。”

一个餐饮老板把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变成了餐饮标准,李学林一马当先。

没有科技与狠活,动作标准高到离谱的和府捞面还能赚钱吗?

赚钱能力一直都在

根据控股股东绝味食品公布相关数据,黑天鹅事件三年和府捞面累计亏损约7亿元,遭到很多网友吐槽,一时间流言四起,就连曾经追逐的资本们也对李学林及和府产生质疑。

对此,李学林通过中国食品报做出回应,这也是面对外界质疑声音的公开回应——

“三年黑天鹅事件期间,和府捞面亏损原因主要是门店营业时间大幅缩减导致营收急剧下滑,20年单月营收最高时同比下跌90%,即使这样也保证员工工资及不裁减人员。”

2023年,和府捞面营收再次突破20亿元,净利润数千万元,截至中国食品报社记者对其专访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650家,今年新开店规划超100家。

李学林认为,和府捞面不是网红餐饮,盈利能力不会“玩”几年就消失了,随着降本增效计划逐步实施,不仅持续盈利能力会增强,开店数量也将会稳步进行。

“去年一年,我们开店数量达到200家,整体运营状况基本很稳定,现在餐饮行业内卷这么严重,消费急剧降级,我们的策略是高质量开店,高质量运营,如果不能够持续盈利,随时踩刹车。我们不可能持续开店,现在谁会赔本赚吆喝呢?”他说。

和府捞面成立至今12年,累计升级门店模型14次,有时甚至一年调整三四次。李学林坦言,这么多年来,我跟和府实际上一直在引导餐饮市场的变化,并不断做出调整,目的就是为了做得更好。“现在时间充分证明,十几年走过来,我们不仅没有被淘汰,还活得越来越强大。”

对于当下内卷的餐饮市场评判,李学林既没有某些餐饮老板的悲观论调,更没有因为活得好而盲目乐观。在他看来,想在餐饮内卷中活下去且想做好长期生意,解决效率和成本问题才是出路。“国内多数餐饮企业长期以来在人力、运营等方面效率始终不高,供应链等成本也无太大优势,一旦进入存量市场博弈,就会非常麻烦。”

“只有提升效率,有效控制成本,让普通餐饮成为大众刚需,一个餐饮品牌才有机会长期活着。”李学林认为。

餐饮不是一门暴利生意,每一家餐厅的投资都应该是一个长期主义。做品牌和做人也是一样,和府捞面不会只追求卖几碗面开几家店,而是如何让顾客更满意,让食品更安全,让产品更优质,做人也是同样道理。

李学林表示,以前有人说和府捞面开遍全球万店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口号,如今他仍然朝着这个“口号”在努力。

“海外布局的店,早就在路上。”

点赞()
上一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姐升学“星火计划·百师共成长”乡村教师公益项目启动中2024-08-15
下一条:丽怡酒店重庆两江新区光环购物中心店开业典礼暨投资品鉴会成功举行2024-08-15

相关稿件

专访百兴食品创始人,坚持做一件事情,才是最大的捷径 2024-04-30
和府捞面加强数智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推动品牌质价比再升级 2024-06-25
“请喝一碗石门茶”2024年石门县茶叶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2024-06-24
徐文荣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7-01-17
碧桂园辟谣“创始人父女已离境”:二人国内正常工作 2023-10-20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