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迈向新的历史阶段,指明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为增进人民健康事业释放了新动能。对于何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凝练概括,“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创新等方面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
丁列明表示,回国创立贝达20多年来,始终秉持“做好药,让老百姓活得更好”的使命,在奋力推动医药创新成果惠及民生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自主研发,推动国产原研。瞄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致力于创新药研发,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首个治疗肾癌的国产1类靶向新药伏罗尼布、首个针对肺癌ALK靶点的创新药盐酸恩沙替尼,浙江省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贝安汀以及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四款创新药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物可及性大大提升。
二是持续免费赠药,彰显公益力量。为了让更多中国患者享受到国产创新成果,尽管埃克替尼疗效和安全性都优于同类进口药,贝达药业坚持定价比同类进口药低30%—40%,并从上市起就与中国药促会合作,开展后续免费赠药项目。截至目前,免费赠药达840多万盒,市场价值130亿元,恩沙替尼等其他产品上市后也开展免费赠药,切实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
三是搭建孵化平台,助力创新梦想。贝达搭建了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平台——贝达梦工场,配空间、配基金,帮助更多科学家实现创业创新梦想,如今已经有2期投入使用,入驻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上百家,新一期基本竣工落成,将更好地助力打造医药协同创新生态。
四是参与社会公益,彰显责任担当。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保障病人用药,并向医院和医护人员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董事长丁列明博士多次赴贵州大方和云南勐海开展定点扶贫和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统筹力量捐款捐物,帮助当地改善医疗和教育条件,多年来坚持向高等院校、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等捐款,鼎力支持教育、医疗、民生事业发展。
结合新质生产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领军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是贝达药业的首要议题。与此同时,贝达药业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
丁列明告诉记者,贝达是一家由海归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的,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的高新制药企业。20多年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成功研发出5款新药,数次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惠及60多万癌症病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业大奖、中国专利金奖等荣誉。在研创新药项目有40多项,其中18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都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未来发展充满潜力。
他还表示,为了帮助更多科学家实现创新创业梦想,贝达打造了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平台—贝达梦工场,把贝达多年发展的经验、专业研发的资源等进行统一整合,建立完整的包括医药风险投资基金、创新服务公司以及研发、生产、销售外包服务等在内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发挥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和优势,带动周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深耕医药医疗行业,重点投资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截至目前,已投资数十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优质创新企业,其中多家已成功上市,共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