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部尤其是西部高校来说,引才难、留才难,始终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在校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部人才工作有了一些好转,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明显提升。但整体来看,西部人才生态依然脆弱,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人才第一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3月10日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地区,持续加码做好人才“稳培引用”工作,持续优化政策制度供给,持续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基本扭转了“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现象,逐渐形成了“人才西北汇”的良好势头。
一是政策引人。紧紧围绕事业和学科长远发展规划,“一院一策”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加强关键岗位领军人才的重点引进和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施高层次人才、青年研究员、外籍教师、外聘高级专家等引才项目,推进双聘院士、讲座教授队伍建设。
二是机制稳人。持续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与保障,实施“萃英学者”发展计划,完善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持续优化集导师引路、团队促学、资源支持、考核激励为一体的青年人才培育支持体系,促进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平台留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组织地布局建设生态学院、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核产业研究院、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等创新平台。聚焦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在草地农业、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与能源化学、数据信息等领域重点发力,以大平台支持人才施展才能、实现价值。
四是服务留心。始终坚持教师为本,统筹推进硬环境优化和软环境建设,着力构筑人才发展良好生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分类考核等机制,形成了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密切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系,妥善解决人才安居过程中的“关键小事”。为此,严纯华建议:
一是中央政府要优化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基地、重要科研项目、关键人才项目的评审机制,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而要更加前瞻、更具历史责任地布局,打造东中西部均衡协调、各具特色的区域人才和创新优势。
二是地方政府要将大学和研究机构真正当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互通联动,更加爱护这些貌似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育人之所和创新基地。
三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树立信心、提高使命和志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与当地社会、产业和文化的融合、服务中主动作为、形成特色、得到支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