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品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落实二十大精神,建设质量强国,打造中国品牌的必然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石津金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转型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石津金建议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梳理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未来发展趋势,适时进行修订和增补,健全和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设置部分专项奖励或激励措施,以此激发和提升企业创新的动力,如提高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时的分数占比权重;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时予以适当加分;将企业的数字化投入列为研发费用,纳入研发费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范畴,享受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为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石津金代表建议从全寿命周期做好质量保障措施的完善和全过程质量管控,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保证合理的工期和造价,引导优质优价;梳理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缺失的国家级质量奖项,建议针对行业自身特点,设立专有的国家级质量奖项,以“品质化、绿色化、工业化、智慧化”的行业新发展方向为引领,树立品质标杆工程,激励、引导企业向“新四化”和精益建造方向转型,打造市政行业的“中国建造”品牌。
同时石津金表示,围绕环保和建设工程行业中的重大关键问题要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为科学有序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企业的机会在于积极抢抓新基建、新城建的发展机遇,将传统产业融入数字经济的创新浪潮中,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石津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振企业家的信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
对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石津金建议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铁路、高速公路、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定期向民间资本推介。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关稿件